陕西富平县:抓关键环节 促规模经营 着力提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
2012年以来,陕西富平县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统领,创新工作机制,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成了一批粮经连片高产高效生产基地,形成了“三带四区一基地”的农业产业新格局,规模经营水平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4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0%以上;土地流转面积23.6万亩,其中粮食种植土地流转面积17.3万亩,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的24%;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600多家、家庭农场350余个、种粮大户231户、养殖大户900多户。
一、抓土地有序流转是推进规模经营的基础
2012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从经费保障、部门配合、规范合同、化解矛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同时,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县级土地流转仲裁交易大厅和镇(街办)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土地流转政策的引领和服务体系的建立,为实现规模经营提供了坚实保障,涌现出了以富秦星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为主的“托管服务”型和科农专业合作社农技农资服务为主的“合作社+农场”型等一批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典型。富秦星合作社先后流转土地3300亩,为农户、种粮大户“托管”土地18000亩,发展优质小麦等粮食订单生产。科农合作社依托自身的技术物资服务优势,统一连片流转土地28550亩,按照“公司+家庭农场”模式,以原流转价承包给93个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发展粮食和苹果生产,建设粮食高产示范基地2.4万亩、中哈友谊示范园3750亩。通过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加快了土地流转的速度,满足了各类规模经营发展的土地需求,奠定了规模经营的基础。
二、抓基础设施配套是推进规模经营的保证
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关于陕富粮食“订单农业”模式推广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和政策规定,县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用于规模经营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以来,全县共建设涵盖种植、养殖、林果、生态休闲、农产品加工等各类园区35个,面积18万亩。在“一镇一园”、特色农产品基地、连片高效粮食基地建设中,除县上每年列支2000万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外,还整合农发、水务、农业、林业、果业、扶贫、交通等部门项目资金,激活社会资本参与,集中连片推进路、渠、电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累计整合建设资金4亿多元。为提高项目整合的有效性,目前,正在编制10个集中连片高产高效粮经基地建设规划,总面积42万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为规模经营和农业生产的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抓新型主体培育是推进规模经营的关键
该县先后出台《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加快培育壮大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一是通过实施涉农项目、财政贴息等手段,扶持富秦星、科农合作社探索推行可复制的统一供种、配肥、机整、机播、机防、机收、收购、烘干“八统一”一条龙服务。二是农机具购置补贴优先满足新型主体,并对投资成本较高的农机具实行“叠加”式补贴,加大补贴力度。2014年,累计为科农、富秦星合作社兑现土地流转补贴、农机具叠加购置补贴、仓储晾晒场建设、烘干设备购置补贴达400余万元。三是按照县政府出台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办法,认定了一批县级示范家庭农场和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列支400万元资金,对其在田间生产路、晾晒、仓储、烘干、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补贴扶持,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生产的后顾之忧。四是以农技推广为手段,以宽窄行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良法配套、病虫害统防统治、深翻深松等先进实用技术为重点,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保姆式”、“菜单式”的农技服务。五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出台了农机、植保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扶持办法,2015年投资200万元在全县新扶持建设10个植保服务队、10个农机服务队,推动社会化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四、抓金融保险创新是推进规模经营的保障
富平县针对农业投资周期较长、投入严重不足、信贷无有效抵押的实际,加强与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合作,积极探索“政府基金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市场化运作”的订单质押融资模式(截至目前,“订单质押”担保平台已累积政府、企业担保资金2000万元),通过担保、贴息、建立风险补偿金等形式,有效解决了各类新型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2014年,全县涉农贷款较上年增加5.8亿元。今年将和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合作,探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力争增加信贷投放额度3亿元以上。
为有效降低规模经营主体自然灾害风险,减少经济损失,与中航安盟、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合作,以规模经营主体为突破口,积极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工作,建立了政府补贴、经营户自缴、保险公司共同承担风险的“三三制”农业保险机制,使农业保险真正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驾护航。全县粮食种植参保率达95%以上,设施大棚、奶牛、育肥猪、能繁母猪、苹果等特色农产品参保率稳步提升,柿子、葡萄、奶山羊等特色农产品保险险种正在申请落实中。
(根据富平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办公室供稿整理)
相关新闻
- 湘潭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全面铺开 2015-06-05
-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专刊2015年第10期 2015-05-26
-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专刊2015年第9期 2015-05-26
-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专刊2014年第3期 2014-03-17
-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专刊2014年第2期 201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