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垦)厅(局、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财务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为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粮棉油高产创建力度,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现将《2010年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六日
2010年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指导意见
2010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高产创建的支持力度,在全国建设5000个粮棉油糖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为指导各地扎实开展高产创建,制定实施指导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粮棉油糖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集约项目,集中力量,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通过典型示范,促进均衡增产,全面提升我国粮棉油糖作物综合生产能力。
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全国建设5000个示范片。其中,粮食4380片,油料370片,棉花200片,糖料50片。万亩示范片单产水平比上年提高5%以上,示范带动区域均衡增产。
(二)具体目标
——水稻。按照《水稻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在全国建设2000片万亩连片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其中早稻270片,双季晚稻270片,一季稻1460片。东北、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高产创建亩产700公斤以上,双季稻区两季亩产900公斤以上,其他地区亩产600公斤以上,示范片较上年增产5%以上,辐射带动示范县均衡增产。
——小麦。按照《小麦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在全国建设1000个万亩连片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5省小麦亩产600公斤以上,其他地区亩产500公斤以上,示范片较上年增产5%以上,辐射带动示范县均衡增产。
——玉米。按照《玉米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在全国建设1000个万亩连片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东北、华北、黄淮海地区玉米亩产800公斤以上,其他地区亩产600公斤以上,示范片较上年增产5%以上,辐射带动示范县均衡增产。
——大豆。按照《大豆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在全国建设180个万亩连片大豆高产创建示范片。以东北及内蒙古春大豆为主,适当兼顾黄淮海及南方大豆区,各示范片大豆单产200公斤以上,示范片较上年增产5%以上,辐射带动示范县均衡增产。
——马铃薯。按照《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在全国建设200个万亩连片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片。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高产创建目标亩产3000公斤以上,黄淮海、南方地区亩产2000公斤以上,示范片较上年增产10%以上,辐射带动示范县均衡增产。
——棉花。按照《棉花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在全国建设200个万亩连片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黄河流域棉区高产创建目标亩产100公斤以上,长江流域棉区亩产120公斤以上,西北内陆棉区亩产150公斤以上,比非项目区增产20%以上。
——油菜。按照《油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在全国建设270个万亩连片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以长江流域冬油菜为主,适当兼顾北方春油菜区,各示范片油菜单产200公斤以上,示范片较上年增产5%以上,辐射带动示范县均衡增产。
——花生。在全国建设100个万亩连片花生高产创建示范片。以黄淮海地区为主,适当兼顾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各示范片花生单产300公斤以上,较上年增产5%以上,辐射带动所在县均衡增产。
——糖料。在全国建设50个万亩连片糖料高产创建示范片。桂中南蔗区单产6.5吨以上,含糖率14.5%;滇西南蔗区单产5.5吨以上,含糖率15%;粤西琼北蔗区单产6.5吨以上,含糖率14%;东北甜菜产区单产2.5吨以上,含糖率16.5%;西北甜菜产区单产5吨以上,含糖率14.5%;华北甜菜产区单产3.2吨以上,含糖率16%。
(三)实施要求
一是三级联创,以县(农场)为主。实行部、省、县三级联创、以县(农场)为主的原则,农业部、财政部负责制定高产创建活动整体工作安排;各省按照整体工作安排,成立省级领导小组及专家指导小组,制定并组织实施本省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工作方案,落实配套项目资金与工作经费;示范县根据部、省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高产创建活动县级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确定万亩示范片,负责高产创建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发挥国有农场在高产创建活动中的作用,组织垦区开展高产创建活动。鼓励每个省区市至少安排1个县开展整县制创建试点,带动全县均衡增产。
二是突出优势,科学选点。以《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确定的重点县为基础,优先考虑国家、省级商品粮基地县(场)、粮食生产先进县(场)。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要有区域代表性,要以整建制乡镇为单位,规模连片万亩以上,农田基础条件要好,产业基础要高,农技推广网络要全,辐射带动能力要强。示范片的确定要经过专家论证、领导认可,逐级报批。
三是严格管理,规范运作。农业部将组织专家组赴各地,与省级专家共同开展调查研究,制定高产创建标准与操作规程,研究提出高产创建中的补助政策、组织管理、财务制度、任务分工、督查制度、考核细则、奖励办法等运行机制,促进高产创建活动有序开展。
各省级农业、财政部门要认真组织编制实施方案,于2010年5月15日前联合向农业部、财政部上报备案。中央直属垦区直接报送农业部、财政部备案。年底前各省农业、财政部门将当年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上报农业部和财政部。
三、实施内容
在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按照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的技术路线,积极探索万亩示范片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和专业化服务组织形式,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新机制,加快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步伐。具体内容包括:
(一)示范推广优良品种。根据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总体方案,结合各示范县万亩示范片的生产、生态特点与优势,按照部、省、县三级筛选推荐制要求,组织专家组论证并推介一批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示范片的主导品种,如水稻重点示范高产优质多抗品种,小麦示范耐旱、抗条锈病品种,玉米示范耐密型品种,东北大豆示范高油品种,棉花示范高产优质品种,油菜示范“双低”品种,马铃薯示范脱毒种薯,糖料示范高产高糖品种等。在示范片全面推行统一供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并在示范片开展优良品种的展示示范工作,为下一年度筛选与推介主导品种提供依据。
(二)集成推广高产技术。水稻重点推广大棚育苗、工厂化育秧和机械插秧、抛秧、精确定量栽培等技术;小麦重点推广精播、化学调控和氮肥后移等技术;玉米重点推广地膜覆盖、机播机收等技术;马铃薯重点推广脱毒种薯栽培、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等技术;棉花重点推广精量播种、育苗移栽、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等技术;大豆重点推广窄行密植、机耕机播机收、节水灌溉等技术;油菜重点推广集中育苗、硼肥施用等技术;花生重点推广地膜覆盖、药剂拌种等技术;糖料重点推广深松耕、地膜覆盖、节水抗旱和机械收获等技术。
(三)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控。利用现有设施条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必要设备,做好示范片病虫害监测与预报,提前制定重大病虫草鼠害防控预案,组装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技术措施,指导农民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
(四)实施专业化服务。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按照“五统一”技术服务要求,在切实做好示范片苗情、肥情、虫情、灾情等监测与预报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扶持万亩示范片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下的农机、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开展代耕代种、代防代治。
(五)开展专家技术指导。强化专家指导,落实专家包片、包点指导制度。在粮棉油糖作物生产关键时期,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分区域、分季节、分层次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提高农民种粮科技水平。建立高产创建档案,做好生产数据和工作记录。
四、资金使用方向
每个示范片安排资金20万元。重点用于物化技术推广、专业化服务、物化补贴、信息服务、项目考核等方面。
(一)技术推广。用于对项目区开展多种层次的技术培训,编制集成技术体系及技术实施方案,编印技术培训及宣传资料,对项目区基层农技人员工作补助。
(二)专业化服务。用于支持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一耕种收、统一病虫草害防治等专业化服务。
(三)物化补贴。用于示范户选用优良品种、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等关键环节的物化产品补贴。
(四)信息服务和项目考核。用于为项目区提供品种、技术、产销等各项信息服务,用于测产验收、资料归档、工作考评等。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农业部成立全国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种植业管理司牵头,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参与。各省成立本省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协调相关单位和相关人员,组织开展创建工作。粮棉油糖高产创建示范县成立专门实施小组,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协调各方力量,保证措施到位,确保高产创建项目顺利实施。各级农业部门、财政部门要综合考虑生产条件、工作基础、技术力量、产业体系等因素,合理确定粮棉油糖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片。省、市、县财政适当安排资金,支持开展高产创建活动。
(二)强化工作督导。农业部将对部分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督导,省农业(农牧)厅(委)要对本省内的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全面督导,保证各项任务、技术措施到位,完成高产创建目标任务。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高产创建活动进行总结验收,认真总结高产创建中的成效和经验,特别是对组织方式、技术措施、工作方法等进行认真总结,为完善高产创建机制提供经验。
(三)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实行“三级”培训,农业部培训到省和重点市,省培训到市和重点县,县培训到乡和重点户。组建部、省、市、县各级高产创建专家指导组,制定技术方案,加强协作攻关,深入开展巡回指导和服务,实现万亩片有技术专家、千亩点有技术骨干、百亩田有技术标兵的高产创建要求。
(四)强化测产验收。各省按照农业部制定的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严格执行测产标准和程序,做好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测产验收工作,并及时将测产验收结果上报农业部。农业部根据上报结果组织抽查复核,统一对外发布。
(五)强化宣传引导。要加大高产创建在稳定促进我国粮棉油糖生产发展中重要作用和意义的宣传力度,通过高产典型的宣传与示范,引导各级政府、部门、农技人员、农民、企业、媒体等社会各方共同关注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工作。
(六)强化绩效考核。农业部负责组织制定高产创建工作评估方案,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统一规范、操作性强的高产创建验收办法和奖励方案,重奖达标特别是超额达标的高产创建示范县,并且作为其他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各方开展高产创建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