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示范区 > 经验交流

广东河源:在京召开灯塔盆地示范区核心区规划评审会

日期: 2015-02-03 09:29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1月25日,河源市政府在北京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组织有关专家对《广东省河源市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规划》进行评审。副市长章权带领示范区负责人及灯塔盆地示范区信用协会常务副会长以上单位负责人到会参加。

  参加评审会的专家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梅方权(专家组组长),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巡视员胡恒洋,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天佐,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全国农业展览馆馆长隋斌,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张辉,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三局副局长梅世文,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明,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朱守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副所长王济民,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詹慧龙,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处长蔡派,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投资所所长陈伟忠。

  为加快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步伐,2014年初,河源市聘请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北京国信时代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开展了《河源市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规划》编制工作,经过规划编制专家组实地调研和反复征求意见,数易其稿。目前,规划编制专家组已完成《河源市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规划》(初稿)。

  评审会上,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明首先向参加本次评审会的成员汇报了核心区规划的具体内容。按照规划,灯塔盆地核心区规划采用了“核心区-辐射区-带动区”的发展模式,建设以就“循环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为产业形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核心区在空间上形成了“一核、两环、一带、双轴”的总体布局,分为了现代农业核心服务区、循环农业科技应用示范区、岭南特色农产品发展示范区以及忠信河流域治理区四大功能区。

  专家组在审阅规划报告、听取规划汇报的基础上,进行了质询和讨论,形成了以下论证意见:一、依据明确,编制技术路线科学合理,既体现了现代农业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又注重与地方有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上位规划相衔接,符合政府政策导向,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二、通过对核心区发展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深入分析,依据核心区的资源、特色、区位、产业和科技优势,确立了核心区发展的总体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突出体现了核心区产业集中发展的功能属性,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三、提出了“一核、两环、一带、双轴”的总体空间布局方案,并对规划形成的四个功能分区提出了重点建设项目和具体建设内容。对道路系统、景观绿地及旅游系统,以及基础设施工程的规划,为核心区落地实施提供了较强的操作依据。对4大重点产业、2大配套产业的规划,为核心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符合河源市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要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四、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通过加强领导、统筹实施、创新机制、增加投入、转变方式,有利于形成推动示范核心区建设的长效机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副市长章权认真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后进行了答谢。他说,核心区项目建设后,将为核心区打造成为整个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亮点工程,成为示范区的核心样板和展示窗口,促进灯塔盆地农民持续增收,促进河源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河源市灯塔盆地示范区管委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