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牧厅:实施“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
近日,甘肃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着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甘肃省将围绕“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着力提升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和科技支撑水平,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稳定的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意见》指出,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18年,力争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基地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左右;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以上;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3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左右;主要农作物及猪、禽、奶牛良种化率达到95%以上,肉牛、肉羊良种化率达到7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4%。
《意见》提出,要在全省培育提升10个以上大型上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100个左右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建设1000个左右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扶持10000个左右示范性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同时,《意见》明确了创建的具体内容、目标及标准。一是要以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按照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式,集中培育10个以上行业领军企业,力争5个在主板上市,5个以上在新三板上市;二是要在全省建成30个左右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成70个左右覆盖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区域特色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逐步形成以区域性示范区为引领,以特色示范区为支撑的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三是要在全省建成1000个左右规模效应明显、产业优势突出、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其中,种植类基地600个左右,养殖类基地400个左右;四是要重点扶持经营规模适度、农机农艺融合、生产标准规范、产出效益明显、管理科学有方、带动能力强的示范性家庭农场3000个左右、示范性农民合作社7000个左右(含1000个农机化专业合作社)。
《意见》还对工程实施的机制创新与保障措施做了具体要求,提出要坚持调结构转方式,持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强化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完善农业投融资机制,依法推进农业建设,加强工作协调指导等七个方面的具体要求,进一步集中力量,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甘肃省农牧厅发展规划处供稿)
相关新闻
-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专刊2015年第4期 2015-02-06
- 甘肃敦煌:全面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 2015-02-03
- 四川南充:打造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建设新样板 2015-02-03
- 重庆潼南:蔬菜产业核心区建设初见成效 2015-02-03
- 重庆潼南:“放心菜”做出“大文章” 201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