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现场交流会典型交流材料之十二:安徽省
创新投入机制强化现代农业资金保障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增加农业投入、建立有效投入机制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深入,中央和地方的农业投入逐年增多,但项目资金多部门各自为政、分散使用,难以形成整体效益。针对这些问题,我省采取了“省级统筹、打造平台、县级主导”等措施,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发展现代农业,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创新方法,建立资金整合的新机制
(一)省级统筹。省级统筹是有效整合涉农资金的关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分管省长召开专题协调会,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支持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小农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林业等涉农项目资金整合。
(二)打造平台。打造平台是有效整合涉农资金的基础。紧密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结合我省实际,以粮食高产创建、标准田(园、区、场)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重大措施和项目为抓手,打造五大资金整合平台,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三)县级主导。县级主导是有效整合涉农资金的保障。县级是项目资金的实施主体,在项目布局、建设内容和资金安排上,充分发挥县级政府的主导作用。财政部门从预算环节,发改部门在审批立项环节,农业、水利、林业等行业部门在行业规划方面,金融部门利用金融产品创新,为整合涉农资金提供有效服务。
二、有效整合涉农资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以粮棉油高产创建为平台,推进资金整合,提高农业科技水平。2005年起,把省粮食专项资金与国家各类农业补贴有机结合,整合资金22亿元,以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玉米振兴计划三大行动为载体,以高产创建万亩片为核心,突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对粮食生产三大行动4100万亩核心示范区农户实行良种良法配套补贴,小麦、水稻每亩补贴10元,玉米每亩补贴8元。目前,全省对小麦优势产区良种补贴实行省级招标采购,每年统供小麦良种6亿多斤;整建制开展水稻良种补贴与良种挂钩试点县已经达到10个。2011年,我省粮食产量达到627.1亿斤,实现八连增,农业科技进步率达到54%。
(二)以标准园(田、场、)为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装备水平。2010年起,每年整合省级小农水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4.8亿元,先后在涡阳等16个县开展高产高效万亩吨粮田示范县创建活动,集中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等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整合省菜篮子工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茶产业等项目资金7亿多元,推进畜牧、水产、蔬菜、茶叶等标准园(场)建设,建设国家和省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场219个、国家和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96个,国家和省级蔬菜标准园79个,国家级和省级茶叶标准园20个。2011年,安排3000万元,选择30个水稻大县,建设水稻标准育秧工厂实施关键技术补贴;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00万元,重点用于13个县农业物联网示范县建设和56个县大宗农作物“四情”监测系统建设。通过努力,我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2.6%,高标准农田比重达38%。
(三)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平台,推进资金整合,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对土地流转100亩以上的大户,每亩给予100-300元的补贴。整合财政资金3亿元,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和示范社建设,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整合资金8200多万元,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试点、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整合资金2.5亿元,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贴息、奶牛规模化生产补贴、产业化示范区和十大产业协会建设,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2011年,我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18%,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2万个,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7212个,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6000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34家,农产品加工值达5061亿元。
(四)以民生工程为平台,推进资金整合,培育新型农民。把农民培训列为省政府民生工程,重点推进,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3亿元,配套中央资金,重点开展新型农民培训,2009—2011年,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资金7.5亿元,累计培训162.96万人,其中种养、农机大户和科技示范户34.62万人,植保员、农机手、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专业化服务人员20.07万人,基层农机推广人员4.72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19.89万人,涉农企业负责人0.74万人,培养了一大批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
(五)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平台,集聚各类资源,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建立省直十部门联系、指导、协调制度,合力开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启动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整合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林业等涉农资金8亿多元,用于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每个示范区投入3000多万元,开展示范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运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全省区域现代农业的样板区。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虽然我省在涉农资金整合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但涉农资金整合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农业投入不足、资金整合难度较大等问题,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省份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拓展农业资金渠道,加快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
相关新闻
- 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现场交流会典型交流材料之十五:延安市 2012-08-15
- 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现场交流会典型交流材料之十四:甘肃省 2012-08-15
- 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现场交流会典型交流材料之十三:湖南省 2012-08-15
- 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现场交流会典型交流材料之十一:上海市 2012-08-15
- 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现场交流会典型交流材料之十:辽宁省 201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