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示范区 > 经验交流

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现场交流会典型交流材料之十一:上海市

日期: 2012-08-15 10:59 作者: 来源:农业部发展计划司 【字体: 打印本页

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

加快建设高效生态农业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

  近年来,上海市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总体要求,坚持以高效、生态为发展目标,凸显都市现代农业生产、生态、服务功能,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以推进浦东新区、崇明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工作抓手,促进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和谐稳定。今年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交流会在上海召开后,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认识,形成了合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一、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

  近年来,上海市坚持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财政支农资金占全市财政支出比重从2006的5.1%提升到2010年的7.5%。同时,通过试点实行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把各种渠道和各部门管理的支农资金集中起来,做到“多个龙头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其中浦东新区实现了近30亿元的“三农”财政配套资金打包拨付,崇明县试点生态岛建设资金打包拨付,使财政资金进一步向重点项目集聚,有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各方努力,全市已建成设施粮田130万亩,设施菜田21.8万亩,标准化畜禽和水产养殖场建设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已达72.3%。

  二、推进经营要素集聚

  加快土地流转。在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探索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大力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培养龙头企业,着力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全市已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77家,农业龙头企业470家,全市农业组织化程度已达到62.5%。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按照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建设的部署,以浦东新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先行规划的五大示范基地作为建设载体,先后把全区5.3万亩国有滩涂、8万亩国有农田和1万亩项目带征农用地纳入覆盖范围。通过实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农产品营销与品牌建设等补贴政策,进一步推进农民承包地流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集聚重点项目。以种源农业、信息农业为切入点,有序推进孙桥种源农业老港基地等五大示范基地建设,启动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国家农业物联网试验基地、国家有机蔬菜质量价格认证标准体系建设基地等国家级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以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为切入点,加强区域联动,及时启动粮食蔬菜高标准设施基地、畜禽水产标准化基地、农业产业化等多个项目,着力改善生产条件。

  三、创新补贴保险机制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建立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按照“谁保护、谁受偿,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维护投入保障机制,将基本农田、公益林、水源地等列入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范围,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分别达到79.5%和66%。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在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的基础上,上海在全国首创绿叶菜淡季成本价格保险机制,由市区两级财政对在“夏淡”和“冬淡”期间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补贴90%的保费,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强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切实保障蔬菜生产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增加农民直接补贴。全市水稻种植中央和市级财政每亩补贴合计达到210元,浦东新区通过试点户籍农民务农补贴、农村承包土地流转补贴、涉农企业吸纳户籍农民就业补贴、村级组织“以奖代补”运行费用补贴等政策措施,使近20万本地农民直接受益。2011年全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0元,增幅为14.1%。

  四、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设立科技兴农专项资金。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科技兴农项目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并通过设立科技兴农专项资金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转化,涵盖了从上游创新到下游转化的科技研究的各个环节。2011年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构建院县合作平台。根据主导产业构建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目前,上海市农科院、上海交大农生学院等单位已开展与浦东、崇明示范区的院县合作,通过共建示范基地和研发基地、合作实施科技推广项目、合作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等手段,使示范区优先享受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建设产业技术体系。以水稻、绿叶蔬菜、西甜瓜、中华绒螯蟹等四大产业为重点,构建了由4位首席专家、4个创新团队、23个专业组、467名科技人员组成的产业技术体系队伍,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开展技术攻关,着力解决产业发展的科技瓶颈问题。

  五、探索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

  积极构建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进一步加强基层“三支队伍建设”,试点实行“行政垂直到条,授权管理到块”的镇级农技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各镇、村,涉及农机专业服务、农资农药连锁供应、植保、农产品安全检测、农业信息、农业保险等内容的一体化服务网络。同时,加快构建以提高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的示范体系和以示范户为主要对象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形成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机制,并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监测和追溯体系,近三年来上海经受了上海世博会、世泳赛等重点活动的考验,未发生一起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十二五”期间是本市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上海市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加强谋划,以点带面,梯度推进,进一步发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引领辐射作用,推动上海都市现代农业全方位发展。我们将按照此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好经验、好做法,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引领本市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