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示范区 > 简报信息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专刊2015年第1期

日期: 2015-01-09 14:45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各省农业部门与邮储银行分行合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内蒙古分行在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推进四种贷款模式
  山西省农业厅邮政储蓄银行山西分行联合印发支持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合作方案
  广东省河源市灯塔盆地启动“政银保”项目

各省农业部门与邮储银行分行合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为引导金融资金投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部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邮政储蓄资金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召开了合力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对各地利用邮储资金支持示范区建设进行了部署。在部行合作带动下,各地积极行动、主动与邮储银行进行对接,采用联合调研、签订协议等方式,加强合作,探索形成了一批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为破解农业融资难问题作出了有益探索。

  一、积极进行对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各省(市、区)农业部门主动上门,纷纷与邮储银行分行对接,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海南省农业厅和邮政储蓄银行海南省分行建立省级联席工作机制,由海南省农业厅周燕华副厅长、邮储银行海南省分行王正宗副行长分别任召集人,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加强邮政储蓄资金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据了解,不少示范区将邮政储蓄银行分支行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广东河源灯塔盆地专门成立金融服务办公室,示范区管委会与市金融工作局、邮储银行河源市分行全面加强合作,通过三方优势互补,形成支持示范区建设合力。

  二、联合开展调研,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各省(区、市)农业部门、邮储银行各分支行联合深入有关示范区开展调研,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的工作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在认真听取示范区建设对金融支持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开展金融服务农业的领域拓展、产品创新、流程优化等工作,研究制定邮政储蓄资金支持示范区建设的具体措施。截至目前,已有山西、内蒙古、湖北等8省(区)出台专门意见或签订协议,吉林、山东、安徽等10多个省份近期将出台有关文件。

  三、强化政策引导,探索财政金融联结机制。各地积极探索制定奖补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支持民间资金、金融资金与政府资金联动进入农业领域。福建省省级财政安排1亿元设立“福建省现代农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项目,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引导金融资金进入农业领域。浙江省计划将邮储银行纳入种粮大户贷款贴息政策的实施单位之一,对种粮大户等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在粮食生产方面的贷款需求,要求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信用贷款等方式予以支持,省财政给予3%的贷款贴息补助。

  四、推进改革创新,发挥试验示范作用。各地高度重视农业融资方式创新,因地制宜地开发了一批符合需求、特色化的农业金融产品,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农业融资模式。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与邮储银行内蒙古分行联合推出了土地权益类贷款、“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贷款、农业担保小额贷款新产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款等四大贷款模式。黑龙江省农业部门与邮政储蓄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经反复调研,明确了土地、草原、渔池等承包经营权权能抵押信贷模式。广东河源灯塔盆地与邮储银行河源分行、人保财险公司河源分公司合作启动政银保项目,以财政投入的“政银保”风险金作担保,以保险公司的保证保险为保障,撬动邮储银行河源分行放大10倍对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行免抵押贷款,保险公司、邮储银行、示范区按照6:2:2比例共担风险。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供稿)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内蒙古分行
在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推进四种贷款模式

  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内蒙古分行联合下发《关于邮政储蓄资金支持全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内农牧计发[2014]315号),提出将兴安盟扎赉特旗、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通辽市开鲁县和赤峰市松山区等5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邮储银行的新型农业主体贷款、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试验区,重点推进以下四类贷款模式:

  一、土地权益类贷款

  (一)农村土地流转收益权抵押贷款。该贷款模式下,首先当地政府要完成农村土地的确权颁证工作,当地政府组织、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并明确和完善土地流转收益权抵押的各项流程。其次,该行执行的土地流转收益权抵押贷款是用土地(草场)预期收益为借款人提供担保的贷款,在不改变现行农村土地(草场)承包经营制度和土地(草场)农牧业用途的前提下,本着依法合规、平等协商、风险可控的原则,农牧民和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主体将一部分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具有农牧业经营能力的物权融资服务公司,并用该部分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的预期收益(包括转包租金收益)作为还款保证,同时助农物权融资服务公司向金融机构出具愿意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书面承诺,经过公证后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的信贷方式。

  (二)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内蒙古分行下辖各示范区所在地支行与当地政府部门及农牧业局积极了解当地农村土地使用权基本情况,了解当地政府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的要求和流程,并配合当地政府做好在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的政策制度建立方面金融机构需要办理的各项工作。对于当地已出台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政策并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评估、登记机构和流程的地区,支行可积极与当地现代农业示范区政府协商,对示范区内已合法取得的农村土地(包含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使用权附带地上附着物为借款人提供抵押担保,按照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的要求发放贷款。

  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贷款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内蒙古分行下辖各示范区所在地支行通过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内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下简称核心企业)合作,由核心企业向农牧户提供保证金担保,并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保证金放大倍数由示范区所在地支行与核心企业协议商定,原则上贷款金额不得超过保证金规模的8倍。

  贷款流程:核心企业存入保证金后,提供与核心企业签订订单的客户名单,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内蒙古分行下辖各示范区所在地支行对客户进行授信调查后发放贷款,合作社/基地要对已和核心企业签订订单生产的借款人提供种养殖技术、生产资料,并负责统一收购农作物。借款人在贷款期满未结清贷款本息的,按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内蒙古分行下辖各示范区所在地支行与核心企业签署的合作协议对保证金进行扣划代偿。

  三、农业担保小额贷款新产品

  该产品可在政府部门保证金的担保下,为各现代农业示范区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由扶贫办、农牧业局提供保证金担保,保证金放大倍数由当地支行与扶贫办、农牧业局协议商定,原则上贷款金额不得超过保证金规模的10倍。

  贷款流程:由当地扶贫办、农牧业局提供贷款保证金,并提供现代农业示范区内客户名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内蒙古分行下辖各示范区所在地分支行根据行内相关制度对客户进行贷款调查后发放贷款。

  四、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内蒙古分行下辖各示范区所在地支行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作为重点支持对象,积极推进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款业务发展,根据该行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款业务制度,加快推进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款业务。

  (内蒙古农牧厅供稿)

山西省农业厅邮政储蓄银行山西分行联合
印发支持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合作方案

  近期,山西省农业厅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西分行联合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关于邮政储蓄资金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有关精神促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通知》(晋农计发[2014]42号),印发了关于支持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合作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合作目标。方案提出,从2014年起,未来五年内邮储银行山西省分行力争对山西农业服务领域贷款的投放达到300-500亿元。共同合作探索形成一系列符合需求、特色鲜明的金融产品,基本建立起适应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通过资金支持,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县)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大幅提高。

  二、关于支持范围和支持重点。方案提出,优先支持大同、晋中、运城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10个现代农业示范县以及大同南郊区、晋中太谷县、运城盐湖区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结合山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对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效应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由各级政府主导的综合性、示范带动引领类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着力解决优势农产品设施建设、收购、加工的资金需求,重点解决优势农产品生产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性贷款需求。逐步将金融支持和服务扩展到全省有资金需求的农业经济主体。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基地作为重点支持方向。以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为中心,促进农业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发展。

  三、关于合作方向。一是将邮储银行现有服务产品与农业重点行业产业以及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对接。目前邮储银行山西省分行针对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产品包括小额贷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款、个人商务贷款、小企业贷款、涉农公司贷款等。二是共同探索创新三农贷款融资模式。共同开展现代农业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试点,特别是牛羊等规模化养殖金融支持试点,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流程、担保方式、还款方式方面不断创新并给予优惠;探索推进农户土地权益、农业生产资料等财产的评估、管理、流转平台建设,拓宽农村地区可抵质押物范围,丰富三农贷款抵押方式,探索建立农业部门向邮储银行推荐农业信贷项目制度。三是共同探索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探索推进农业融资性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建设,支持担保机构开展农业信贷担保,对担保贷款实行优惠利率;积极拓宽农业保险补贴范围,提高农业贷款客户的农业保险参保率,探索开展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探索完善农业信贷风险补偿金制度,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构建起政府支持、担保公司分担、保险公司参与的风险防控机制。四是共同探索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优先支持经过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经认定的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诚实守信、按时偿还贷款的借款人,符合条件的可以给予奖励或补助;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以及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非法集资活动,加强金融债权的司法保护;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作为财政、金融支持的参考依据,促进构建良好的金融环境。

  四、关于职责分工。省农业厅及市县农业部门积极从农业产业规划、政策制定和机制创新等方面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格局和政银合作环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西省分行及市县分行对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及其他农业项目在资金支持、资源配置、综合服务、金融创新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对省农业厅及市县农业部门推荐的融资项目,根据进展状况,统筹安排融资额度,及时进行融资论证,启动绿色通道,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在省农业厅提供农业政策及信息指导下,共同制定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专项授信政策及操作规程,建立涉农贷款绿色通道,根据信贷政策和授信评级,加大给予山西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放。

  (山西省农业厅供稿)

广东省河源市灯塔盆地启动“政银保”项目

  为发挥示范区引领农村金融创新的作用,推动邮政储蓄资金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广东河源市灯塔盆地示范区管委会与邮储银行河源分行不断加强沟通和合作,创新农业融资模式和服务方式,启动“政银保”项目,努力破解农业生产金融服务难题。主要做法有:

  一是主动对接,搭建平台。双方就涉农政策及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作了充分交流,对邮储银行服务示范区内四大农业经营主体达成了一致意见,联合成立了示范区金融合作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协议合作事项,定期或不定期通报合作进展情况。

  二是共同调研,服务涉农主体。邀请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和河源分行有关领导深入到示范区有关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调研活动。通过调研,让邮储银行更加了解示范区企业和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同时邮储银行不断创新涉农产品体系,开办“公司+农户”贷款、林权贷款、合作社贷款、家庭农场贷款、种养植大户贷款等业务。

  三是邀请邮储银行参与示范区产业布局规划论证。了解示范区的产业布局、运作模式、发展前景以及难点和风险,发现资金需求的规律并提供支持。

  四是启动示范区“政银保”项目合作。2014年12月15日,中国邮储银行河源分行、中国人保财险河源分公司与灯塔盆地管委会正式签署“政银保”合作农业贷款保证保险合作协议,并同时成立河源市灯塔盆地示范区信用协会。按照合作协议内容,中国邮储银行河源分行对灯塔盆地信用协会会员经过筛选、风险评估后以基准利率发放贷款,由河源市灯塔盆地示范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财政拨付500万元设立“政银保”风险补偿基金池(首期财政拨付500万元,以后根据使用效果逐年增加),用于贷款人提供损失代偿。在中国人保财险河源分公司最高赔付限额内,对于单笔贷款的损失,保险公司、邮储银行、示范区按照6:2:2比例共担风险,保险费率2%。

  据悉,邮储银行河源分行、人保财险河源分公司力争按照灯塔盆地管委会投入的“政银保”专项基金的最高10倍安排项目合作贷款额度,首期启动项目合作贷款额度3000万元,如效果显著,银行按照审批权限,将项目合作贷款额度追加至4000万元,当项目年累计业务规模超过5000万元时三方可以协商重新调整人保财险河源分公司的累计赔偿限额。

  此外,河源市灯塔盆地制定奖励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三农”信贷模式,市政府每年安排260万元,对金融创新成效显著的辖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进行奖励,调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热情,支持“三农”发展。

  (广东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