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第四届中华农业英才奖 > 农业英才风采录

勇于创新的问“稻”者——记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

日期: 2012-12-31 14:52 作者: 来源:农业部人事劳动司 【字体: 打印本页

  张洪程,男,1951年2月生,现任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首席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会副主任,中国作物学会水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耕作研究会副理事长。

  他在广阔天地里问“稻”数十年,倾心耕耘,放飞科技创新的希望,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他自己也走进了人生的丰收季节:2012年10月29日,科技部部长万钢为他颁发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在这十多天前,他刚获得了“第四届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他就是农业部水稻专家组副组长、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张洪程。

  张洪程自1975年江苏农学院毕业留校38年以来,一直以科技创新为主线,潜心致力于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栽培耕作科研、教学与示范推广工作,先后承担完成国家与部省级重大或重点课题30多项,获国家发明等专利4项、在申请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7项。同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为大面积粮食生产科技进步与增产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变革传统耕作制度,着力精确化、标准化栽培技术创新

  十五以来,张洪程主持国家粮食丰产工程江淮项目,针对水稻生产技术瓶颈,研究建立了以群体定量化诊断、密肥水定量化管理为核心的精确栽培技术。这一技术以不同栽培方式水稻高产形成规律为依据,以高产群体发展动态指标为目标,以“良种、壮秧、扩行、控苗、精肥、节水、无公害化病虫害防治”为主要内容,按叶龄进程诊断,对水稻生育进程、器官建成和产量因素形成作定时、定向、定量调控,是一项农民易于掌握的、对水稻生育期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进行准确定量调控的实用数字化技术。这项技术不仅比传统技术省工节本7.3%,而且亩产增加10%以上,高的可达20%~30%。

  张洪程和同事们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水稻生长规律,创立了“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的12字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先后在姜堰、兴化实现亩产903.8公斤及937.2公斤的超高产,创造了稻麦两熟制水稻高产的世界纪录。他把这12字模式做成形象直观的模式图,便于农民应用,同时到各基地讲课或田头诊断指导,在全省多地同片土地连续8年实现亩产800公斤以上纪录。近年,张洪程与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还创造了我国双季稻晚粳亩产720.2公斤的最高纪录。目前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已成为我国南方水稻“高产创建”的核心技术,较好地实现了高产与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协调统一。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洪程(左二)与科技人员研究新型插秧机栽插农艺

张洪程(左一)在察看水稻超高产技术应用成效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着力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技术创新

  张洪程在科研中注重瞄准生产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并服务于实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他主持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大协作攻关,率先在江苏按不同农区建立了以少耕为主体,少免交替、定期耕翻的轮耕新体制。并以阐明多种简化、省力体制下稻麦高产规律为基础,集成了简化、省力、节能、高产、高效的配套栽培技术。成果在江苏等地得到大面积推广,于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如仙女撒花般的水稻抛秧,是张洪程于1985年始在国内最早系统研究的又一成果。他带领课题组率先系统阐明了抛秧稻生物学特性,揭示了高产形成规律,创立了适应不同种植制度的小(3~4叶)、中(5~8叶)、大(9~10叶)苗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这一技术既变弯腰栽秧的艰辛为愉快的劳作,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专家鉴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被作为重点成果在全国推广,目前南方应用近亿亩,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针对农村劳力日益缺乏,不少地方采用直播方式等粗放种田状况,张洪程致力于机插水稻稳定高产攻关研究。在培育标准壮秧、精确定量机插密度与肥水调控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后,创立了“标秧、精插、稳发、早搁、优中、强后”高产栽培技术,破解了稻麦多熟制下机插水稻生育期短、个体生长量小等制约高产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