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示范区 > 经验交流

浙江乐清:坚持“四轮驱动”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建设

日期: 2015-03-16 15:03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近年来,浙江省乐清市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引领,坚持“四轮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乐成、柳白、虹清、雁荡、荆溪等五大现代农业发展集聚区,成功打造“中国泥蚶之乡”、“中国牡蛎之乡”、“中国鲨鱼加工基地”、“中国铁皮石斛之乡”和“中国铁皮石斛枫斗加工之乡”等国字号农业金名片。2015年1月,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成为浙江省温州地区首个示范区。主要做法:

  一、以规划引领为驱动,全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着力完善政策规划体系。分别与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农科院合作,编制《乐清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规划》,科学规划东部沿海水产养殖与加工产业带、中部平原粮蔬产业带和西北部丘陵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带的高效农业总体布局。先后出台《乐清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乐清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乐清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工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大力扶持农业转型发展。

  二是着力推进区域规划落实。以现代农业产业规划为引领,科学布局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加大产业平台建设和新型主体培育。2014年,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2.71万亩,省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温州市级现代农业园区6个;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38.9万亩,总产达15.94万吨。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现有农业龙头企业85家,其中温州市级22家、省级1家、国家级1家。培育家庭农场237家,获得省、温州市示范性家庭农场称号各8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7家,2014年,分别新增150家、2家。

  三是着力推进专项规划落地。抓重点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加快发展特色精品高效生态农业。特别是按照《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积极发展铁皮石斛产业,新增铁皮石斛种植面积500亩,并成功举办第一、二届中国(乐清)雁荡山铁皮石斛文化节。乐清铁皮石斛成为温台地区第一个产值超10亿元的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成功列入国家铁皮石斛生物产业基地。

  二、以科技兴农为驱动,全面强化产业竞争力

  一是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农技推广能力建设,17个镇街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建设科技示范基地4个,培育科技示范户600名,培训农技人员60名。加快落实农技推广责任制,以11名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86名农技指导员为骨干,326名责任农技员、100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全面建成。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制定出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举办各类培训班8期,培训人数1300多人。“国家中医药管理铁皮石斛品种选育与生态栽培重点研究室”、“铁皮石斛院士工作站”入驻乐清企业。

  二是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大力推广防虫网、杀虫灯、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瓜-稻轮作”、“草莓-稻轮作”、“葡萄立体种”等农作制度创新项目,清江镇被浙江省农技推广基金会确定为农作制度创新重点镇。引进高校院所适用农业科技成果和项目合作开发,开展铁皮石斛品种选育、生态栽培、种苗组培快繁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课题研究。水稻、小麦等主要种植品种良种覆盖率98%以上。农作物优良品种种植面积37.8万亩。

  三是推进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全市农机总动力拥有量为29.5万千瓦,建成3个省级农机化示范镇、16个水稻育秧中心、24个粮食烘干中心,完成水稻集中育秧面积15万亩,机插面积12.87万亩,集中育秧、代育代插服务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全市基本上形成比较完善的水稻机插秧推广的服务体系。目前,全市有41家水稻机插秧服务组织。

  三、以环境治理为驱动,全面增强农业发展潜力

  一是开展农业水环境治理。重新划定禁限养区并出台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已开工建设。全面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2014年减少化肥使用量570吨,减少农药使用总量22.87吨。完善和更新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引导农民科学种田、合理施肥,减少污染,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

  二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强化废物利用和产品安全,推广“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深入开展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创建工作,落实优质健康农产品示范镇1个,示范创建主体2个。推进清江、淡溪两个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三是美化城乡生态环境。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完成面上造林12200亩,平原绿化2290亩,四边绿化240亩,森林抚育3.6万亩;建成温州市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5个;全市14个森林公园实现开园,建成森林绿道128公里,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在2013年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的基础上,2014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四、以监督执法为驱动,全面保障农业健康发展

  一是严防重大动植物疫病。加强防疫、检疫、监督三环节联动,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重大动物疫病免疫任务单项完成率高于100%,重大植物疫病普查防控率和防除率均达到100%。不断加大松材线虫病防治力度,全市枯死木清理除治面积8万亩,共清理松枯死木8万多株,开展松褐天牛防治的近1万亩次。

  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草莓、铁皮石斛、杨梅、豆芽、“瘦肉精”、农业投入品等专项整治活动,2014年,巡查农业生产基地328家次,农业投入品市场318家次,仓储配送公司3家次。今年农产品定量抽检535个,合格率99.1%;农产品定性抽检2000个,合格率98.8%;农业投入品83个,合格率100%。对公众免费开放县级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室1个,镇级检测室16个;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8.8%;完成绿色食品认证1个,无公害认证单位14个。

  三是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积极探索警农合作机制,严查涉牌涉证违法行为,2014年开展执法检查101次,出动执法人员505人次。强化源头管理,积极实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报废补偿和免费实地检验试点,规范强制报废和高耗能农机报废,全年共报废解体拖拉机、联合收割机231台。认真组织实施“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市伊新农机服务站等2个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通过验收。

  (浙江省农业厅、乐清市政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