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粮棉油糖高产创建 > 经验交流

高产创建专刊117号:湖南构建长效机制 提升高产创建效果

日期: 2013-06-27 14:37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湖南省将高产创建作为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的关键举措,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创建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2012年全省953.1万亩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区平均亩产525公斤,比上年增产41.7公斤,增长8.6%,累计增产粮食39755万公斤,增加产值10.73亿元。

  (一)完善行政推动机制,强化责任确保创建质量。湖南省政府将高产创建作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在全省粮食生产工作会议中部署创建工作,将高产创建从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各项目县市区成立以政府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任组长的高产创建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量化任务、具体到人,形成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驻点人员包技术,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示范区完善干部工作日志和高产创建档案,建立物化、技术到村、到组、到户的详细台帐和农技人员下乡指导记录,形成服务追溯制度,督促技术人员搞好技术服务,落实技术措施。

  (二)建立技术入户机制,创新方式加快技术推广。组织省内科研、教学、推广方面的300名专家建立湖南粮油高产创建专家服务团队,指导全省粮油高产创建工作。各高产创建项目县市区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和驻点工作组,开展指导、培训等,印发“明白纸”、发送手机短信、开通专家服务热线、建立高产创建QQ群,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以水稻集中育秧为抓手,优化品种、规范技术、推广机械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统防统治、机耕机插机收等技术覆盖面不断扩大。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内良种覆盖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率均达到100%,农机综合化率接近80%。

  (三)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合力共举提升创建水平。湖南省农业厅与省气象局紧密合作,针对双季早稻育秧播种季节气候多变、极易成灾的情况,适时建立气象预警机制。利用气象部门的春播天气预报,及时指导农民抢晴播种,避免烂种烂秧。2012年根据越冬期间温湿度、台风影响范围等,科学判断病虫基数和迁飞害虫趋势,进行了准确预警、预报,并及时开展综合防治,减少损失。同时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将新增粮食产能工程、种子工程、有机质提升、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基本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田小型水利建设等用于高产创建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推广等,促进高产创建向纵深发展。

  (四)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奖罚制度确保实施效果。湖南省实施项目申报、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提高各地参与高产创建活动积极性。一是建立科学的创建评估办法。从产量、面积、宣传、组织实施、技术覆盖率、农民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绩效考核,排前5名的单位在下一年度增加示范片安排,排后3名的单位将取消下一年度创建资格。二是实行驻点人员奖罚制考评。对产量不达标的示范片,取消当地驻点人员评先资格,扣除责任押金。三是不定期组织督导考察。2012年早稻育秧期间派出40名联络员常驻基地指导,安排14个工作组深入基地督查;6月中旬,组织对各地高产创建面积规模、示范标牌、早稻产量水平及组织领导、财政投入、技术指导等情况的考察评议。

  (高产创建办公室 湖南省农业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