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百乡万户调查 > 工作动态

黑龙江:春耕备耕“三利三不利”

日期: 2014-03-11 14:03 作者: 来源: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信息宣传组 【字体: 打印本页

  据调查组综合黑龙江省农委、绥化市农委、庆安县农业局反映的情况,今年黑龙江省春耕备耕生产形势总体好于去年。

  从有利条件看,一是农业部门抢前抓早,力求春灾秋防、春潮秋闹、赢得主动。全省完成秋整地9048万亩,为春播抢农时、早播种争取了时间;已新建水稻标准化育秧大棚2.78万栋、智能化催芽基地200个,为早育苗、育壮苗和早插秧奠定基础;全省已培训农民320万人(次),计划在春种前完成500万人(次);庆安县农业局制定了春耕生产农事日历,并已送到催芽基地、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等生产主体。二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稳中有降。目前玉米种子价格每斤13-14元,同比下降1元,水稻、大豆持平略降;化肥价格总体比去年低12%-20%,其中二胺、尿素和复合肥价格每吨同比下降500元、200元和300元;农膜和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比去年下降1500元和500元。三是气候条件总体正常。今年3-5月气温总体正常,降水量与往年相比基本持平,终霜基本正常。

  从不利因素看,一是抗灾保春播任务艰巨。东部地区发生春涝的几率较大,西部地区发生旱情的可能性大,预计全省受旱、受涝面积5000万亩左右。二是部分受灾地区农民自主投入能力受到影响。去秋以来,粮食价格弱势运行、部分玉米生霉粒超标,余粮变现困难,给28.8万受灾农户备耕带来困难。三是农民种植意向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截至目前,国家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政策不明朗,农民将根据玉米与大豆的比较效益继续调减大豆面积,也可能会因气候条件被迫种植大豆。

  为此,提出几点建议:一是为防范今春低温和春涝碰头的风险,希望继续增加智能浸种催芽和大棚育秧设施的补贴,对可能发生的干旱和春涝灾害提早安排农业生产救灾资金;二是尽快发布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政策,让豆农吃下“定心丸”,以利安排今年种植计划。

              (赴黑龙江调查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