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静宁县:小苹果结出大产业

日期:2018-11-26 09:20 作者:俞树红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近年来,静宁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苹果产业,全县67%的土地种植苹果,目前建成一百万亩果园,业已形成规模化发展。全县苹果产业一年创外汇1.12亿美元,产值30亿元。

  11月22日,记者随同采访团来到“中国苹果之乡”静宁县,品尝“中华名果”,感受不一样的风味。

  农民靠种苹果建起了小洋楼

  在静宁县治平镇雷沟村,记者见到了全国劳模雷托胜,他家4口人,种了14亩果园,去年收入30万元。“我是村上第一个种苹果的,劳模就是带动村民联片种植扩大规模评上的。”雷托胜说。

  该村果农雷笑龙在自家果园指着果树说:“苹果真好,我前年花40多万俢建了小二楼,装修下来五十多万,今年还购买了小汽车,都是苹果带来的。”据他讲,他从2000年开始种苹果,现在彻底脱贫,过上了小康生活。

  据介绍,雷沟村全村179户农民拥有果园3800亩,今年村上苹果收入20万元以上的农户有20多户,30户农民购买了小汽车,成了全县最早进入小康的村庄。

  治平镇镇长尹婉琴说:“32年前村民只是零星种植苹果,当时三个村种苹果1500亩,现在12个村种植苹果3.7万亩,人均收入1.78万元,户均年收入8万元,不少农民靠种植苹果建起了小洋楼,买上了小汽车。”

  果农生活方式变化大

  静宁县扶贫办有关人士介绍,全县7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新植果园7万亩,覆盖贫困群众13104户53556人,为贫困群众加快脱贫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今年,全县挂果果园面积达到65万亩,预计总产量78万吨,产值30亿元。依靠苹果产业,全县3.1万户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

  随着苹果产业发展壮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静宁县农民思想观念、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县建成新农村152个,农民新建小康住宅39201户,占农村居民总户数的40.9%;农村小汽车拥有量超过5000辆,占全县小汽车保有量的14.5%,农用三轮车保有量达到6.2万辆,1500多户果农在县城购买了新房,果农的孩子可以在县城读书。

  静宁县果树果品研究所所长李建明说,2017年全县果品收入过亿元的乡镇有10个,过千万元的村达到82个,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15347户。静宁县果品所已与全国各大院校、农科院建立了合作,有16名专家经常指导果树种植技术。

  目前,静宁县创建标准化示范园96万亩,带动全县标准化果园管理100万亩,形成了治平雷沟、余湾韩店、贾河中堡等一批规模大、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示范村。

  现代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学校专门有苹果实验教学基地,省农科院技术专家成为我们技术的后盾,没有技术做保障,就没有静宁的苹果产业。”静宁县职教中心校长王多利说。

  依托县果树果品研究所,静宁全面推广果品高新技术,建成苹果育苗基地300亩,带动全县建成苹果苗木繁育基地3000亩;建成现代苹果高新技术示范园300亩,带动全县建成现代矮化密植示范园1万亩。

  静宁县在苹果产业方面探索推行“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等模式,建成202个果品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2.5万多人,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为果农提供农资供应、技术指导、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服务,使群众从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收益,走出了合作经营、互助共赢、脱贫致富的路子。

  同时,静宁县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广现代果业生产技术,流转土地1.2万亩,建成余湾红六福富硒苹果生产基地、威戎现代苹果示范园等集约化生产基地,带动发展苹果家庭农场32家,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组织带动、能人大户示范、园区集约发展的现代果业发展格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