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2006 > 第9期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畜牧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

日期: 2006-09-20 14:21 作者: 来源: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农牧、农业)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精神,结合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部编制了《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进一步促进我国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附件: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二〇〇六年八月四日

附件:

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畜牧业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为进一步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特编制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

一、“十一五”畜牧业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一)畜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十五”期间,畜牧业稳步发展,饲料工业保持较快增长,草原保护和建设成效显著。到2005年底,已超额完成了畜牧业“十五”计划任务,肉类、蛋类、奶类产量分别完成“十五”计划指标的110%120%239%

    1.肉蛋奶生产稳步增长,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2005年,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分别达7743.1万吨、2879.5万吨和2864. 8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26.4%28.4%211.7%,年均增长分别达到4.8%5.1%25.5%2005年肉蛋奶人均占有量分别达59.2公斤、22公斤和21.9公斤。我国肉类、蛋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29.3%44.5%,居世界第一位。奶类以年均高于25%的速度增长,成为畜牧业发展乃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亮点。在畜产品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也不断提高。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制定并发布了畜牧业国家和行业相关质量和检测方法标准。“十五”期间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的有3526个,通过无公害认证的畜产品有1841个,涉及企业1600家。五年间有26个新品种(配套系)通过鉴定,普遍比现有品种增产10%以上,畜禽良种普及率和畜禽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在“十五”前期粮食生产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畜产品的稳定增长,使国家食物安全的保障途径更趋多元化,基础更加稳固,为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2.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农民增收和就业的重要途径

    2005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331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7%,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2005年农民人均来自畜牧业的现金收入约700元,约占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30%。一些畜牧业发达地区,畜牧业现金收入已占到农民现金收入的50%左右。畜牧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到2005年,全国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有1亿多人,占农林牧渔业劳动力总数的30%左右。

    3.畜牧业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进程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发生转变

    “十五”期间,畜牧业规模化、区域化和产业化进程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趋势。2005年,全国各类畜禽规模化养殖小区已达4万多个,生猪、肉鸡、蛋鸡、奶牛、肉牛和肉羊规模化饲养*水平分别达到37.2%75.2%66.2%54.4%34.7%41.4 %。畜牧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2005年底,经国家八部委认定的畜牧业龙头企业共170多家,占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总数的30%左右,畜牧业已成为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畜牧业优势生产区域开始形成。2005年我国生猪产业带10省区的猪肉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65%,肉牛产业带8省区的牛肉产量占到全国总量的61%6个禽蛋主产省的产量占到全国禽蛋总量的64%。牧区和半农半牧区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逐步推广。2000多万头牲畜从天然放牧转变为舍饲圈养,有效推动了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畜牧业发展正在由产量扩张向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

    4.饲料工业稳步发展,促进了粮食转化增值和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05年,全国饲料产品产量达1.07亿吨,总产值为2799亿元。“十五”期间饲料产量年均增长7.6%2005年饲料粮消费总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达到38%,对促进粮食转化增值、带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饲料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养殖、加工、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家认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约有1/7是饲料企业。“十五”期间,各级政府加强了饲料质量安全监测和企业标准化工作,开展了兽药残留监控和“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专项整治。2005年,饲料产品合格率达到93.7%,饲料中“瘦肉精”的检出率由2000年的19.8%降为0.81%,养殖场中“瘦肉精”的检出率由2001年的10.1%降为0.26%,优质安全的饲料产品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草原保护和建设步伐加快,局部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十五”期间,草原保护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修订完善了草原法律法规,逐步健全了草原监理体系,加大了草原执法力度,推行了草原承包经营、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轮牧等基本制度。同时组织实施了退牧还草、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等重大工程,加快了草原保护建设的步伐。2005年,人工种草面积840多万公顷,草原围栏累计3800多万公顷,禁牧面积超过5亿亩,年加工草产品200多万吨,仅紫花苜蓿种植面积全国就达4200多万亩。部分地区天然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遏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二)畜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

    当前,畜牧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小规模分散饲养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饲养方式转变,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畜牧业进入了一个生产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新阶段。一是规模化养殖比重稳步提高,畜禽养殖已从农户散养为主进入散养与规模化饲养并重的阶段,规模化饲养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二是畜牧业生产已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内涵式增长正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增长方式。三是区域集中、产业整合速度加快,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带动力量。四是畜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公司+农户”等产业化模式带动下,广大农户将从畜牧业中获得更多的收入。五是畜牧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和突破口,可望在农业中率先实现现代化。六是畜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战略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畜牧业发展呈稳定增长的态势,产业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

    (三)“十一五”畜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分析

    1.有利条件

    ——政策环境有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要求将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号召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对农业和畜牧业的支持力度将会不断加大。各级政府部门也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不断加大支持力度。畜牧业发展面临良好的政策环境。

    ——畜产品消费需求空间仍然巨大。目前全国居民人均动物性蛋白摄入量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特别是占全国人口总数57%的农村人口畜产品消费水平更低。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发达国家动物蛋白消费量占蛋白摄入总量的比重,由30%左右上升到60%,我国目前还不到40% 2005年,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104公斤的20%。今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及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将进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阶段,农村居民的畜产品消费将进入高峰期,新增城市居民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将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畜牧行业生产经营积极性不断提高。据估算,粮食经畜牧业进行转化后,大约可增值25%30%,使得畜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最近几年,农民通过畜产品的出售可获得300元以上的现金,约占农民出售农产品人均收入的30%40%。在农民增收压力加大、农村就业不足的情况下,农民对发展畜牧业始终保持较高热情。同时随着畜牧业产业链的逐步延伸,大量的社会资源不断地转向畜牧业,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饲草饲料资源丰富。随着三元种植结构的逐步推行,专用饲料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在耕地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饲料产量还可望大幅度提高。同时,我国每年拥有6亿多吨秸秆以及大量棉籽饼、菜籽饼和工业下脚料,只要大力研究和推广非常规饲料开发利用技术,就可为畜产品生产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

    2.不利因素

    ——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落后。畜禽良种、饲料和畜产品质量监测、草原防火和鼠虫害防治等方面投入不足,畜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滞后。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仍以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生产设施差,承受疫病和市场风险能力弱。畜禽个体生产性能不高,牛胴体重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3,奶牛单产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45%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卫生隐患严重。非法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制售假冒伪劣饲料、兽药残留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手段薄弱,投入短缺,市场主体的准入机制尚未建立,缺乏与国际接轨的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执法中无法可依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时有发生。

    ——生态环境对畜牧业发展的压力持续增加。目前,90%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每年仍以3000万亩的速度在扩大,草原超载过牧严重,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在一些养殖集中地区,尤其是大城市郊区,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控制难度和治理成本不断加大。

    ——饲草资源利用不充分和蛋白饲料短缺并存。大量农作物秸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草山草坡开发不足,三元种植结构调整和冬闲田饲草种植开发进展不快。蛋白饲料原料仍有较大缺口,鱼粉进口量已占到世界的30%左右,大豆进口量占到国内需求总量的50%以上,氨基酸进口达到60%以上。

    ——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目前,我国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动物疫情比较复杂,禽流感等一些重大动物疫情时有发生,由活畜流通引发重大动物疫病的风险不断加大。兽医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一些地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不够稳定,兽医基础设施较差,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将对畜牧业生产和流通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

    (四)“十一五”畜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是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保证畜产品有效供给。世界各国发展经验表明,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均在50%以上,我国与之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消费潜力看,占人口57%的农村人口的畜产品消费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城市中的低收入人群和新转移进来的人口也有较大消费潜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增加畜产品有效供给,满足市场需求,改善居民膳食营养,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是加强畜产品质量监管,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我国畜牧业生产却受到动物疫病的严重困扰,畜产品中药残、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注水肉等问题仍然存在,影响了居民对畜产品的消费信心和我国畜产品出口的国际信誉。大力提高畜产品质量,是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和提高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三是提高畜牧业效益,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今后的农民收入构成,除劳动力转移就业外,畜牧业将成为重要来源之一。但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低下、加工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畜牧业效益的提高。加强新技术研发和实用技术推广,推动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减少畜产品市场波动,努力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四是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畜牧业环境保护和草原生态建设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在保障国家资源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坚持经济、社会、生态目标并重,大力发展以秸秆养畜、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将成为未来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畜牧法律法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优化结构,改善品质,提高效益,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稳定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科技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50%以上,初步建成包括良种繁育、动物疫病控制、饲草饲料生产、畜产品安全、草原生态保护在内的相对完善的畜牧业生产支撑保护体系,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继续向技术集约型、高效节粮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形成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雏形,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2010年,肉类产量达到8400万吨,年递增约1.6%;蛋类产量达到3000万吨,年递增约1%;奶类产量达到4200万吨,年递增约8%;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饲料产量13100万吨,产值3400亿元。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畜禽品种适度规模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场(户)的产量比例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全国40%的可利用草原实施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天然草原家畜超载由目前的36%下降到25%以下,累计治理“三化”草原1.5亿公顷以上。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推广面不断扩大,规模化畜禽场环保达标率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均有较大提高。

三、区域布局

    根据不同区域资源、技术、市场和产业基础状况,优化要素组合,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优势畜产品产业带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畜牧业。

    (一)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

    按照“稳定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牛羊肉和禽肉生产,突出发展奶类和羊毛生产”的思路,促进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的形成。

    1.生猪:巩固长江流域和中原等传统主产区,发展适度规模饲养,加快品种改良步伐,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提高猪肉质量和生产效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东北粮食主产区和广东、广西传统出口贸易区的生猪发展。适当控制大城市近郊养猪业的发展,减少养猪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要加快适合中国人口味和消费需要的地方良种猪的培育,提高国内猪肉的竞争力,扩大对俄罗斯、港澳地区和东南亚的出口。

    2.肉牛:进一步加强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优势区域的建设,重点向小麦、玉米产区和牧草资源丰富的区域集中,发挥区域优势,发展梯度育肥,分阶段饲养。加大力度开发选育鲁西黄牛、秦川牛、南阳牛、晋南牛和延边黄牛为代表的地方良种牛,充分利用地方肉牛的优良特性,生产高档牛肉,逐步替代进口,同时积极扩大对周边国家与地区以及中东的牛肉出口。充分发挥南方地区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展人工种草、草场改良和肉牛品改,促进南方肉牛带的形成和壮大。

    3.肉羊:突出中原、内蒙古中东部及河北北部、西北和西南肉羊优势生产区域建设,以生产优质羊肉为核心,以发展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在重点优势区域内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主攻品种改良,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防止环境破坏,力争在几年内建成优势肉羊产业带,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内市场对羊肉产品的需求。

    4.家禽:以华东、华中、华北、东北等家禽优势地区为主,加快发展优质水禽,提高家禽产品质量。禽肉生产要加强沿海发达地区外向型出口基地建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加快优质黄羽肉鸡与水禽的品种选育,提高产业化水平。禽蛋生产要改进家禽品种生产性能,加强疫病防治,提高禽蛋的产量和质量;在大力发展集约化禽蛋生产的同时,注意在适宜地区发展天然环境下的优质禽蛋生产,积极占领国际上开发程度不高的“天然蛋品”市场;稳定港澳市场,积极在周边地区开拓新市场;大力发展蛋品深加工,扩大海外市场占有率。

    5.奶业:在继续完善京、津、沪、黑、蒙、冀、晋等传统优势区域的建设基础上,逐步构建大城市郊区、东北内蒙、中原、西部奶业和南方奶水牛优势区域。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良种普及率,使奶牛单产接近国际平均水平。继续巩固提高学生奶基地建设水平。建设饲料饲草基地,增加青贮饲料和优质牧草的种植面积。加强奶畜疫病防控,规避奶业发展的疫病风险。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重点开展奶畜种质创新、名特优乳制品开发、粪污处理和奶畜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完善奶业标准和建立健全标识制度,推进奶业法规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6.羊毛绒:在集中生产细羊毛的新疆、内蒙古等西部牧区,要大力发展优质细毛羊生产。要继续抓好细毛羊的培育工作,努力提高我国优质细毛羊的生产性能,重点提高绵羊个体产毛量和羊毛品质,实现优质细毛羊的规范化生产;全面推行机械剪毛、羊毛除边、分级整理、机械打包、客观检验等规范化管理模式;完善并建立羊毛拍卖市场,推行羊毛拍卖和工牧直交,减少中间环节,实现优毛优价。另外,要充分发挥我国拥有内蒙绒山羊、辽宁绒山羊和西藏白绒山羊等优良品种的优势,加大推广力度,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进一步扩大我国羊绒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7.特色畜禽产品:充分利用引进品种和地方特色品种资源,积极发展特色畜禽养殖,建设一批特色畜禽产品生产出口基地,提高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扩大出口比例。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兔、蜜蜂、牦牛、鹿、鸵鸟等特种经济动物。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积极推广适用技术,加强品种改良,提高生产水平。

    (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畜牧业生产布局

    对于国家投资建设的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要充分发挥其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基础设施较全、防控能力较强的优势,与市场密切结合,加快区域内优质畜产品生产,确保质量安全,增强出口能力,形成畜产品出口的重点地区。在六个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中,四川盆地重点发展生猪和肉羊两大优势产业;吉林要围绕粮食转化和秸秆资源的利用,重点发展生猪和肉牛产业;海南岛要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尽快实现主要畜产品自给,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畜产品“只出不进”;胶东半岛重点发展奶牛、家禽、生猪和奶山羊产业;辽东半岛重点发展肉牛、奶牛和绒山羊产业;重庆重点发展肉羊、肉牛、水禽和生猪产业。

    (三)牧区草原及南方草地保护和建设布局

    要加快草原保护与建设步伐,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实行以草定畜,积极开发南方草地资源,培育后备生产能力。

    1.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该区域气候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下,降水分布不均,部分地区低于50毫米。冷季寒冷漫长,暖季干燥炎热,水分蒸发量大,一般为降水量的几倍或几十倍。该区域以荒漠化草原为主,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是我国主要的沙尘源,也是我国主要的草原高火险区。通过围栏封育、人工种草、草原改良、棚圈建设等配套措施,对沙化草原进行综合治理,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能力,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加强草原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储备物质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灾害能力。

    2.青藏高寒草原区。该区域草原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气候寒冷,无霜期短。该区域以高寒草原为主,生态系统极度脆弱,牧草生长期短,产草量低。该区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核心区,享有中华民族“水塔”之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要通过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加大围栏封育、补播改良及以草原鼠虫害为重点的草原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强化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适度建设人工草场,修复草原生态系统,恢复草原植被,维护江河源头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3.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草原区。该区水热条件较好,年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上,是我国草原植被覆盖度较高、天然草原品质较好、产量较高的地区,也是草地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发展人工种草和草产品加工业潜力很大。该区草原主要分布在农牧交错带,开垦比较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沼泽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部分地区草原盐碱化、沙化。要结合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战略实施,加强草原监督管理,遏制乱开滥垦、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大力推广人工种草,积极发展草产业,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加强天然草原改良,恢复草原植被,提高天然草原生产能力。

    4.南方草地区。该区气候温暖,水热资源丰富,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牧草生长期长,产草量高。该区草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垦草种地问题突出,部分地区草地石漠化严重,水土流失加剧。要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积极发展草地农业和草地畜牧业。加快岩溶地区石漠化草地治理,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采取草地改良、围栏封育、种草养畜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要积极发展人工种草,推行草田轮作,强化草畜配套,发展高效草地农业。

    (四)饲料工业生产布局

    要依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搞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协调发展,推进地区间协作。

    东部沿海地区重点发展附加值高、创汇高、档次高的饲料加工业、添加剂工业和饲料机械工业,形成我国饲料工业生产的前沿阵地和出口基地。中部地区大力发展饲料原料和饲料加工,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形成全国重要的饲料原料基地和饲料加工基地。西部地区充分发挥饲料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浓缩料和饲料添加剂工业,提高集约化经营和工业化饲料产品使用率,形成饲料工业新基地。同时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依据资源条件,发展优势产业或产品,拉动整个地区饲料工业的发展。

四、战略重点

    (一)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要加快畜牧业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步伐。重点加强专业化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建设,按照“发展、规范、创新”的原则,扶持养殖小区发展,规范养殖小区建设和生产标准,突出抓好养殖小区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技术和环保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积极鼓励小区经营管理的制度创新,支持畜禽养殖小区进行股份制和合作制改造。大力推进畜禽健康养殖,重点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对小规模养殖户和养殖专业村的养殖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在专业养殖户和大中型养殖场建立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严格规范养殖者的生产行为。引导和支持小规模养殖户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积极吸引现代化大企业介入到畜牧养殖业,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建立与农户散养相适应的服务体系,为散养户提供及时、优质的全方位服务,引导散养户逐步扩大规模。

    (二)进一步强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畜牧业良种化水平。继续组织实施畜禽良种工程、畜禽良种补贴等重大工程和项目,围绕提高畜禽种质资源保护能力、良种生产能力、自主育种能力和质量监测能力,建立符合我国畜牧业生产实际的良繁体系。一是支持品种资源场建设,组建和扩大保种核心群,在保种的同时加强选育和开发,逐步形成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良性循环机制。二是建设和完善一批畜禽原种场和扩繁场,支持猪人工授精中心站、种公牛站、高产奶牛育种场、DHI测定和冻精质量检测中心建设。三是加强新品种(系)培育,从引进为主转向引进和培育并重,逐步形成以自我开发为主的育种体系。积极探索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相结合的育种新机制。四是选择基础较好,产业优势明显的区域,建立与重点产区生产相应的种畜禽质量监督监测中心(站),形成全国种畜禽质量监督监测网。五是加大良种推广力度,鼓励生产者使用畜禽良种,提高良种普及水平和扩繁能力。

    (三)加强草原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畜牧业与草原生态的和谐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实施《草原法》,从以经济效益为主转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尤其是生态优先上来。继续组织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围栏建设、草场改良和饲料粮补贴;强化人工种草、饲草料基地、飞播草场、棚圈、草原节水灌溉、自然保护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行和完善草原承包责任制度、基本草原保护制度、草畜平衡制度、草原轮牧休牧禁牧等基本制度;建立和完善牧草良种繁育体系、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体系、执法监理体系、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和草原防火及鼠虫害等灾害防治体系;推广现代草原集约型的舍饲、半舍饲畜牧业,加快推进草原经济增长方式、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农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草地改良、人工种草等措施,加快南方草地的开发利用;支持岩溶地区石漠化草地治理,促进当地植被恢复与草畜畜牧业协调发展。

    (四)大力发展饲料工业,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积极推进饲料工业的产业重组,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提升饲料工业的整体竞争力。在继续发展猪、禽配合饲料的同时,加强其他畜种配合饲料的研制和生产,加快发展配合料和浓缩料加工业,加强对国内不足的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和生产,重点扶持国内氨基酸生产,尤其是蛋氨酸生产。进一步提高饲料质量,修订完善饲料安全标准,加强饲料监测体系建设,改善饲料监测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努力解决饲料工业发展中的突出技术问题。建立优质饲料基地,积极推行三元种植结构,重点扶持有条件地区发展饲用青贮玉米,逐步构建专用饲料基地。积极开发蛋白饲料资源,重点开发紫花苜蓿、棉菜饼粕和单细胞蛋白等饲料资源,利用丰富的动物下脚料资源生产优质非反刍动物饲用蛋白质。

    (五)提高资源利用和保护水平,推进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发挥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互补优势,依托畜牧业和饲料工业发展循环经济,通过秸秆青贮、氨化以及发展全混合日粮(TMR),促进农作物秸秆的合理利用,增加养殖效益,为种养有机结合创造条件,实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实施秸秆养畜示范工程,在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中南地区等粮食主产区建设一批秸秆高效转化示范基地,示范区内实行畜舍、青贮池、秸秆加工设备配套,加强秸秆加工处理实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大畜禽养殖小区和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扶持畜产品优势产区大中型养殖场、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户进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六)构筑饲料和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要按照全程监管的原则,突出制度建设和设施建设,变被动、随机、随意监管为主动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监管。在完善畜产品和饲料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标准的基础上,建立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等投入品和畜产品质量检测及监管体系,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建立饲料安全预警和评价体系;全面推行HACCP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畜牧业投入品的禁用、限用制度,教育和指导养殖户科学用料、用药。推行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和畜禽免疫标识制度,建立牲畜信息档案,严把市场准入关。

    (七)加强畜牧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实现畜牧业的技术集约型增长和产业转型。围绕建立优质高效的集约化现代养殖体系,加大畜牧科技攻关力度,重点解决畜禽良种培育、动物健康养殖、规模养殖场环保等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进一步推进畜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畜牧业科技水平。加强畜牧业科研基础设施及条件建设,培养和引进高科技人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立畜牧标准化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场,大力推广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进一步加强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改善畜牧技术推广条件,加强对基层兽医科技推广人员和养殖户的科技培训和教育,提高基层畜牧科技推广人员和农牧民的整体素质。

    (八)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提高畜产品附加值。要积极扶持和促进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带动畜产品加工业全面进步。加强对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的监控,完善相关标准体系,提高加工产品质量。加快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动重点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积极开展畜产品精深加工和废弃物综合利用,重点发展冷鲜肉、奶制品加工和禽蛋加工,增加花色品种。结合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培育一批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和跨国经营的示范加工企业,促进畜产品出口。建立健全畜产品加工业信息体系。

    (九)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畜牧业是高风险产业,疫病和市场风险十分突出。要逐步构建以政府扑杀补助、政策性保险和生产发展基金相结合的风险防范机制,提高畜牧业应对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要大幅度提高政府对重大动物疫病扑杀的补偿,启动畜牧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积极探索建立生产发展基金的有效途径。完善畜产品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畜牧业信息网络和发布制度,建立健全畜牧业监测预警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畜牧业生产扶持政策,增加财政资金投入

    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必须进一步完善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一是加大已有财政扶持政策的支持力度。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和范围,支持标准化养殖小区粪污处理和畜禽种质资源普查、保护和品种选育工作。进一步加大对饲料质量安全监测、畜产品质量监测、草原监测的支持力度。继续实施对饲料企业和畜牧业龙头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各级畜牧部门要积极争取资金和扶持政策,进一步推动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支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种畜后裔测定、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的推广。鼓励农牧民种植苜蓿等优质饲草和饲用玉米。扶持优质安全畜产品示范基地和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增强我国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大学生奶推广力度,加强对奶牛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疫病的防控,积极推动奶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公益性草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启动畜禽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

    (二)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施畜牧业重点工程

    以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增加建设资金投入,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点建设工程,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一是继续推进并加大已有的畜禽良种二期工程、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灾害防治、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工程和项目的建设力度。二是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启动并实施具备可行性的重点项目,如畜禽健康养殖工程、南方草地开发利用工程、岩溶地区石漠化草地治理工程、秸秆养畜节粮增效工程和饲料蛋白开发利用工程等重大项目以及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畜产品及饲料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市场信息服务体系等建设项目。

    (三)加强畜牧业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牧

    “十一五”期间要加强畜牧业法制建设工作,力争使畜牧业法制工作达到一个新水平。加强立法工作,制定并完善《畜牧法》配套法规,着手起草《饲料法》,加快制定《草原法》的配套法规,抓紧修订《草原防火条例》等,进一步完善我国畜牧业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工作,建立健全执法体系,从健全机构、充实人员、改善手段和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执法体系建设的水平。加强畜牧业法制的宣传教育,改善执法环境,提高执法效率。依据《畜牧法》落实畜牧养殖业的土地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畜牧业发展用地的具体办法。

    (四)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通过对处于产前产后重要环节的龙头企业的扶持,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大力扶持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鼓励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与养殖农户形成紧密合同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积极支持畜牧业生产者协会、生产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发展畜牧业经纪人队伍,为农民进入市场疏通渠道。规范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行为,引导他们树立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明确农民组织的法律地位,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其健康发展。

    (五)加强畜牧业市场和信息体系建设

深入研究国内外市场体系建设的规律和发展变化趋势,做好我国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强化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市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完善配套功能,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综合服务。市场体系建设需要合理布局、统筹规划,建立市场与农民、市场与消费者、市场与市场的有效联结渠道和机制,逐渐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并逐步与国际市场对接。加快畜牧业信息网络建设,完善信息收集、存储、加工系统,建立畜产品预警机制和畜牧业信息发布制度,扶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各种经济组织和服务机构开展对农民的信息服务,全面提升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水平。

————

    * 规模化饲养是指饲养规模在年生猪出栏50头以上、肉鸡出栏2000只以上、蛋鸡存栏500只以上、奶牛存栏5头以上、肉牛出栏10头以上、肉羊出栏30只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