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开 > 监测预警 > 畜牧

2002年禽肉市场形势分析

日期: 2003-01-23 11:06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内容摘要:2002年我国禽肉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家禽存栏和出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2002年1-11月,我国家禽产品出口总额为85,231.55万美元,同比下降9.59%;进口额为39,122.65万美元,同比下降3%。其中,禽肉及食用杂碎进口和出口都呈大幅下降,加工禽肉及活禽出口呈增长趋势。全国禽肉平均月消费量(下同)为0.77公斤,占肉类消费量的25.75%。其中鸡肉的消费量为0.47公斤,占肉类消费比重的15.72%;鸭肉的消费量为0.13公斤。2002年世界禽肉产量预计达到7210万吨,比上一年提高了3%。2002年全球禽肉贸易达到750万吨,比上年略有增加,但低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由于供给增加而价格下降,禽肉出口竞争加剧。国内鸡肉价格低于去年水平,而活鸡价格却稳中有升;国际市场上,美国的鸡肉价格将逐渐走出低谷,开始有回升迹象,日本鸡肉价格也有望走出低谷,欧盟禽肉价格仍将持续低迷。 

一、禽肉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据农业部畜牧兽医局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禽肉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家禽存栏和出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家禽饲养总量略增,而优质地方家禽(杂交黄鸡、鸭、鹅)的出栏比重明显提高,江苏优质地方家禽出栏占出栏总量的45%,各地水禽也保持较强的发展势头。
  
2002年以来,禽肉、禽蛋的价格微升,饲料价格降低,加工水平进一步提高,家禽生产的总体效益提高。每只肉鸡盈利0.5-2元,肉鹅8-10元。
  
家禽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通过产业化经营既保障养殖户的效益,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又能稳定货源,保证企业生产,促进家禽业的快速发展。辽宁省有58个肉鸡屠宰加工企业,均实行产业化经营,采用了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河南淇县在“大用”“永达”两大企业的带动下,年出栏30万只的肉鸡场达215个。湖北云梦县的家禽养殖业,有3个10万只养鸡专业村与养殖集团、6个50万只优质肉鸡、肉鸭与特禽养殖专业集团,养殖业的产业化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2002年禽肉及食用杂碎进口和出口均大幅下降
  
2002年1-11月,我国家禽产品出口总额为85,231.55万美元,同比下降9.59%;进口额为39,122.65万美元,同比下降3%;累计净出口金额46,108.9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824.8万美元,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一)禽肉及杂碎出口和进口下降
  
2002年1-11月我国禽肉及杂碎出口总额为36,198.28万美元,占家禽产品出口总额的42.49%,同比下降31.88%;出口量为29.18万吨,同比下降19.87%。其中,鲜冷冻鸡、鸡块、鸡翼及杂碎的出口量为25.64万吨,占禽肉及杂碎出口总量的87.9%。
  
禽肉及杂碎出口下降主要是由于日本对我国实行绿色壁垒,使我国对日本冻鸡产品出口下降。对日本出口11.45万吨,占禽肉及杂碎出口总量的39.23%,同比下降38.98%此外,对香港、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的出口量虽有增加,但出口额下降,累计下降7,367.5万美元,占禽肉及杂碎出口总额的20.35%,下降10.1%。对俄罗斯的鸡产品出口出现增长趋势,1-11月累计出口总量为2.6万吨,出口总额为2,448.30万美元,分别增长1.85倍和1.24倍。
  
禽肉及杂碎出口额排名前10位的省(市)有:山东、辽宁、吉林、广东、北京、河南、上海、内蒙、河北和安徽,出口总额为35,730.9万美元,占禽肉及杂碎出口总额的98.7%,比去年下降30.3%。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占禽肉及杂碎出口总额的96.1%,进料加工方式占3.2%。
  
禽肉及杂碎累计进口总量为51.15万吨,进口总额为37,976.19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9.35%和3.6%。
  
禽肉及杂碎进口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从美国进口的数量下降。1-11月,从美国进口44.05万吨,占禽肉及杂碎进口总量的86.12%,比上年下降4.55%。此外,从泰国、阿根廷、法国、伊朗、土耳其、比利时、智利、加拿大、德国和马来西亚进口都大幅度下降,进口总量合计为2.79万吨,占禽肉及杂碎进口总量的5.5%。
  
进口排名前几位的省市有:广东、上海、辽宁、福建、北京和云南,进口总额为37,844.4万美元,占禽肉及杂碎进口总额的99.7%,与上年相比只有广东省下降6.79%,其他省禽肉及杂碎进口均有增长。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占94.5%,进料加工方式占4.5%。
  
(二)加工禽肉出口增加
  
2002年1-11月加工家禽出口量为14.25万吨,出口额为14.25万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6.6%和26.6%。
  
加工家禽的增长主要是对日本出口的增长,出口量为12.76万吨,占加工家禽出口总量的89.12%,比上年增长36.31%。而对香港出口下降,出口量为1.09万吨,占加工家禽出口总量的7.65%,下降13.13%,其主要原因是2002年香港地区发生禽流感,消费下降。
  
加工家禽出口额排名前10位的省市有:山东、辽宁、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河北、吉林、黑龙江和天津,出口总额为41412.6万美元,占加工家禽出口总额的99.3%。加工家禽的出口以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方式为主。其中,一般贸易方式占71.1%,进料加工方式占27.4%;进口方式几乎98%都是一般贸易,其他贸易方式所占比重很小。
  
加工家禽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很少,主要进口到货地是上海和江苏,进口额分别为14.07万美元和0.85万美元,占加工家禽进口总额的92%和5.4%。
  
(三)活家禽进口和出口增加
  
2002年1-11月活家禽出口总额为7,328.9万美元,占家禽产品出口总额的8.6%,比上年增长2.35%。活家禽出口增长主要是对香港活鸡出口增加。我国对香港活鸡出口总额为6,513.46万美元,出口量为35,03.88万只,分别占活家禽出口总额和总量的88.9%和91.6%。
  
广东省位居我国活家禽出口第一位,1-11月出口总额为7,026.45万美元,占活家禽出口总额的95.6%,比上年增长2.8%;其次是广西,出口额为292.2万美元,占4%,同比下降2.82%。
  
活家禽进口总额为1,131.16万美元,占家禽产品进口总额的2.89%,比上年增长22.76%。活家禽进口增加主要是从美国、法国、荷兰、德国进口的种鸡增加,进口总额为1,048.2万美元,占活家禽进口总额的92.7%。
  
活家禽进口额排名前几位的是:北京、河南、上海、吉林、广东、山东、河北和江苏,进口总额为1,123.44万美元,占活家禽进口总额的99.3%。活家禽进出口几乎全部为一般贸易方式,边境小额出口仅占0.04%。

三、国内禽肉消费
  
2002年1-11月份,全国禽肉月平均消费量为0.77公斤,占肉类消费量的25.75%。其中鸡肉的消费量为0.47公斤,占肉类消费比重的15.72%;鸭肉的消费量为0.13公斤。按此推算,全年人均禽肉的消费量为9.24公斤,鸡肉的消费量为5.64公斤。
  
我国南方地区禽肉的消费量较大。1-11月份,全国禽肉月均消费量排在前四位的省市分别为,广西1.55公斤,广东1.47公斤,上海1.38公斤和海南1.30公斤,其禽肉消费比重超过30%。南方其他省市如重庆、四川、江苏、浙江和安徽等省市禽肉消费数量和比重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鸡肉的月均消费量排在前五位的省市是广东(0.96公斤)、广西(0.91公斤)、海南(0.84公斤),上海(0.70公斤)、江苏和安徽(0.65公斤),其鸡肉消费比重超过1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山西省禽肉与鸡肉的消费量在全国最低,每月人均禽肉和鸡肉消费量分别为0.25公斤和0.17公斤。
  
从禽肉主产区(河北、山东、江苏、四川、广东)来看,1-11月份禽肉的平均消费量为0.89公斤,从主要销区(北京、天津、上海、福州、广东)来看,1-11月份对禽肉的消费量为0.99公斤,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我国禽肉与鸡肉消费数量和消费比重较高的省市

 

全国平均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广东省

广西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禽肉(公斤)

0.77

1.38

1.07

0.92

0.94

1.47

1.55

1.30

1.21

1.03

鸡肉(公斤)

0.47

0.70

0.65

0.43

0.65

0.96

0.91

0.84

0.64

0.55

禽肉比重

25.75

38.87

31.94

34.46

30.92

32.24

33.84

34.57

29.37

25.56

鸡肉比重

15.72

19.72

19.40

16.10

21.38

21.05

19.87

22.34

15.53

13.6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四、国际市场生产和贸易分析
  
尽管饲料价格上涨,2002年禽肉产量预计达到7210万吨,比上一年提高了3%。虽然饲料价格上涨,投入成本提高,导致养禽利润下降,但是世界禽肉主要出口国,如美国、巴西、欧盟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禽肉产量增加,这些国家禽肉的产量占全球禽肉产量的三分之二。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禽肉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由于饲料价格上涨,禽业利润下降,经济衰退和国内需求下降等原因,南美多数国家如阿根廷、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的禽肉产量下降,但是巴西禽肉产量增长7%。2002年下半年,由于巴西玉米和豆粕价格比1月份分别上涨了54%和25%,而国内价格和出口价格分别下跌了20%和13%,抑制禽肉生产的上涨势头。
  
虽然生产和消费增加,预计2002年全球禽肉贸易达到750万吨,比上年略有增加,但是远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年均5%的增长速度。2002年各国政府关注食品安全,加强了对饲料中激素和抗生素进口的监测和控制,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俄罗斯和苏丹阿拉伯对进口产品实行限制,禽肉进口减少。同时,欧盟加强对残留检验和对激素的重新分类,导致欧盟禽肉进口下降。由于要求对禽肉残留检验,限制了泰国禽肉出口欧盟的数量。巴西禽肉出口从本国货币贬值中获益,出口俄罗斯市场数量增加,而美国出口到俄罗斯禽肉数量下降。在欧盟,由于国内价格下降,出口补贴提高了60%,出口收益明显增加。由于供给增加而价格下降,禽肉出口竞争加剧。
  
其中,美国2002年第二季度禽肉产量为37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30%;第三季度禽肉产量约为371.9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40%;第四季度禽肉产量约为358.34万吨,但仍将比2001年同期增长0.70—1.00%左右。

五、国内国际禽肉价格
  
(一)国际市场价格分析
  
从美国情况看,2002年12个城市鸡肉平均价格为55.63美分/磅,与去年相比下跌了5.70%。乔治亚洲码头鸡肉平均价格为61.66美分/磅,与去年相比下跌了0.63%。从2001年9月至今,美国的鸡肉价格就一直呈现下滑态势,虽然在2002年第二季度出现了短暂的回升,并在第三季度基本保持了第二季度的水平,但第四季度鸡肉价格开始下跌,这主要是因为11月初较高的存量和产量所导致。2002年11月初美国禽肉库存量约为38.51万吨,比去年高35%,而四季度禽肉产量也略高于去年同期。另外,从2002年12月美国12个城市的鸡肉平均批发价也可以看出,12月份价格比9月份下降了4.78%,比去年同期下降3.89%;乔治亚洲码头鸡肉批发价12月份比9月份下降了3.43%,比去年同期下降1.88%。

2  2002年美国鸡肉平均批发月价  (单位:美分/磅)

鸡肉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2个城
市平均

57.1

56

55

55.4

56.1

58.25

57.47

55.5

56.5

52.97

53.45

53.8

乔治亚
洲码头

61.1

61

61

60.55

62.2

62.75

62.97

62.4

62.6

61.78

61.1

60.45

西北部

 

 

 

 

 

 

 

 

 

 

 

 

去骨胸肉

124

116

129

122.8

143.75

146.75

143.41

150.7

148.5

126.15

125.1

127.5

带肋骨
的胸肉

58.5

62

70

65.4

82.25

86.25

83.74

83.2

85.2

67.1

65.4

65.5

鸡腿,
整只

41.4

41

38

35.7

35.75

37.1

35.1

31.8

33.1

32.33

33.2

30.4

鸡腿,
四分之一

25.9

25

20

19.2

20.25

21.25

19.57

18.3

18.1

18.05

18

18.1

资料来源: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

资料来源:根据表1资料整理。

(二)国内价格分析
  
1、2002年我国鸡肉价格呈下降趋势
  
根据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定点调查月报资料分析,2002年我国国内西装鸡平均价格每公斤(下同)为9.41元,与去年相比下跌了2.56%。其中2002年第四季度西装鸡平均价格为9.26元,比第三季度下跌0.28%,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4.17%。
  
从各地区西装鸡价格变动的情况来看,2002年西装鸡价格与去年相比上涨的地区共有14个,其中青海、四川、云南、新疆、甘肃、山东、广西和陕西,分别上涨了13.32%、11.00%、10.53%、9.78%、7.96%、7.79%、4.48%和4.05%。上涨幅度最大的为青海,上涨了13.32%,上涨幅度最小的为辽宁,上涨了1.19%。而与去年西装鸡价格相比下降的地区共有15个,其中重庆、贵州、山西、宁夏、北京、黑龙江、吉林和河北,分别下降了14.89%、13.68%、8.22%、7.42%、7.25%、4.72%和3.76%。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为重庆和贵州,分别下降了14.89%和13.68%,而降幅最小的是江西和内蒙,分别仅下降了0.82%和0.30%。
  
从主产区来看,2002年西装鸡的平均价格为10.06元,与去年相比上涨了11.78%。其中,山东和四川分别上涨了7.79%和11.00%,而河北和江苏分别下跌3.21%和2.14%。2002主产区第四季度西装鸡的平均价格为10.68元,与三季度相比下跌2.28%,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22.74%。其中与三季度相比,河北上涨1.89%、山东上涨0.28%、江苏下跌5.34%、四川下跌0.83%。
  
从主要销区来看,2002年西装鸡的平均价格为11.20元,与去年相比上涨3.32%。其中,天津上涨1.88%、北京下跌7.25%、上海下跌1.94%、福建下跌0.82%。2002主要销区第四季度西装鸡的平均价格为11.73元,与三季度相比上涨0.69%,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8.21%。其中与三季度相比,北京上涨3.24%、天津上涨7.61%、上海上涨5.64%、福建下跌0.99%。
  
2、2002年活鸡价格与去年相比上涨
  
2002年我国国内活鸡平均价格为9.00元,与去年相比上涨2.19%。其中2002年第四季度活鸡平均价格为8.85元,比第三度下降了0.62%,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2.09%。
  
从各地区活鸡价格变动的情况来看,2002年活鸡价格与去年相比,有19个地区(省、市)价格上涨,其中吉林为59.57%、海南10.36%、福建10.09%、青海7.59%、山西7.57%、重庆6.09%、浙江6.00%。而价格下跌的地区有11个,其中,江西-24.43%、黑龙江-10.67%、宁夏-10.35%、天津-7.64%、河南-6.63%、甘肃-3.25%。从全国来看,涨幅最大的为吉林(上涨59.57%),降幅最大的为江西(下跌24.43%)。
  
从主产区来看,2002年主产区活鸡的平均价格为8.44元,与去年相比上涨了0.24%。其中,四川上涨0.25%、广东上涨3.12%、江苏上涨2.36%、山东下跌1.56%、河北下跌1.19%。2002主产区第四季度活鸡的平均价格为8.16元/千克,与三季度相比上涨0.25%,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4.56%。其中,与三季度相比,河北上涨0.51%、广东上涨1.74%、四川上涨1.22%、江苏下跌3.34%、山东下跌0.73%。
  
从主要销区来看,2002年主要销区活鸡的平均价格为9.07元,与去年相比上涨0.67%。其中,北京上涨2.70%、广东上涨3.12%、福建上涨10.09%、天津下跌7.64%、上海下跌2.71%。2002主要销区第四季度活鸡的平均价格为8.95元,与三季度相比上涨2.40%,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2.93%。其中,与三季度相比,广东上涨1.74%、福建上涨15.49%;而北京下跌1.04%、天津下跌5.45%、上海下跌3.98%。

   

资料来源:农业部畜牧兽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