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割葱”像韭菜,吹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集结号
——CCTV-7农业频道“春耕行动”走基层采访手记
导读:由CCTV-7农业频道主办,“北汽威旺”等爱心企业鼎力支持的公益惠农活动“粮安天下,春耕有我—2013春耕行动”继续火热开展,收官站活动来到中原水城—河南睢县,在白楼乡采访小组见到了当地一种特殊经济作物——“割葱”。
小葱像韭菜,割完再长“每斤”75
睢县的割葱,学名德国全绿香葱(CCTV-7农业频道“春耕行动”采访小组/图)
一般中国的本土葱是带着葱白连根挖起,消费习惯把它叶子掐掉,食用葱白,而睢县的小葱却是像韭菜一样割着卖,割完葱管里面又长出新葱来,能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
这是一种特殊的葱品种,俗称长年葱,学名称之德国全绿香葱,德国全绿香葱植株直立,株高45—50厘米,叶片细长,叶色浓绿,管状叶直径3~5毫米,分蘖力强。与普通的葱相比,它的香味更浓郁,根系发达,生命力强,种一熟可生长2年以上,可像割韭菜一样,一年可收割7茬,年亩产达1500公斤。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小葱最后可以卖到15万一吨,也就是每斤75元的高价。当然,这是在割了以后再切割、冷冻并升华以后的脱水葱花价格。
规模加质量,产品远销欧美日
近年来,随着方便面汤料、高档饼干的果蔬味原料等脱水蔬菜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脱水蔬菜成了“香饽饽”,睢县脱水蔬菜企业异军突起,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台湾久芳蔬菜、御禾实业、董店脱水蔬菜厂等一批企业落地,“公司+农户”的订单运作方式,调动了睢县农民种植香菜、香葱、红萝卜、大蒜等脱水蔬菜的积极性。
加工后的德国全绿香葱(CCTV-7农业频道“春耕行动”采访小组/图)
由于德国香葱叶片管径小、全浓绿,加工成产品“饱满、色绿”,颗粒均匀、色泽鲜亮;而采用当地香葱加工成的脱水产品,先去掉长长的一截‘蛋白’,加工后的产品再按成色不一需要人工分拣,费工且费料;又因为葱管管径大、葱管色质深浅不匀且淡,以及根径的‘蛋白’原因,产品明显干瘪、色泽不均、不鲜绿,尤其不能进行高附加值的冻干加工。德国香葱非常适宜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加工冻干小香葱。日本及欧美地区非常亲睐,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有质量就有市场,睢县的无公害脱水蔬菜在方便食品行业的严格检测下脱颖而出,成为康师傅、白象等企业的供应基地,脱水产品还销往美国、英国、法国及日本等国家。
睢县“割葱”,吹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集结号
睢县地处平原,不靠山,不临海,不守矿,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农区。1978年,整个睢县的农业生产总产值只有8550万元,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一年,收入却寥寥无几。如何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调整农业结构成为首选。
睢县白楼乡种植的德国全绿香葱(CCTV-7农业频道“春耕行动”采访小组/图)
大力发展蔬菜、水果产业。通过引导扶植,如今河南睢县已经形成九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复种面积常年保持在30万亩左右,农产品直接对接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的农贸市场。如同睢县的德国全绿香葱一样,徐堂的葡萄、河堤的樱桃、董店的金银花已经成为睢县调整农业结构的“名片”。
睢县蔬菜资源丰富,空气质量好,劳动力充足,农业特色产业的做大做强,吸引了许多企业前来投资兴业。久芳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专门生产加工脱水蔬菜,总投资1.7亿元,,全年可加工3000吨绿色蔬菜,解决了睢县菜农的销路问题,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走“公司+基地+农户”之路,农民种菜亩均增收500元左右,企业与农民实现了双赢,产业链条被拉长。
2008年,全县三次产业比例为37.7:40.1:22.2,二产首超一产,实现了由一二三向二一三的历史性转变。枯燥的数字背后,是睢县农业经济全面发展的最好诠释。
编后
脱水蔬菜又称复水菜,体积小、重量轻、入水便会复原,既易于贮存和运输,又能有效地调节蔬菜生产淡旺季节,食用时只要将其浸入清水中即可复原,并保留蔬菜原来的色泽、营养和风味,倍受人们的青睐。
目前,中国的脱水蔬菜出口份额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且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加。发展脱水蔬菜冻干食品,可把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深加工增值、外销创汇。河南省睢县利用脱水蔬菜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脱水蔬菜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考虑到国际市场不稳定因素较多以及市场需求有限,而国内市场的开发也还需一段时间等问题,睢县县委县政府充分调研当前的形势,引进深加工企业,制订了多元化的市场策略,有效避免了产能过剩带来的隐患。(CCTV-7农业频道“春耕行动”走基层采访小组)
相关新闻
- 甘肃省供销合作社紧扣主业服务“三农” 2020-07-20
- 为了收获一个金秋——吉林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综述 2020-06-15
- 井方大地播种绿色希望——乾安县春耕生产工作见闻 2020-05-29
- 黑龙江省黑河大田播种全面告捷 2020-05-28
- 春耕“破疫” 种下希望——舒兰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促春耕生产见闻 202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