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苍溪县坚持三集中四统筹,全面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四川省苍溪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幅员面积2230平方公里,总人口79万,其中农业人口66万。2012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近年来,该县按照《苍溪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坚持“三个集中”建设、“四个统筹”推进,全面建设苍溪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一、“三个集中”建设
(一)特色产业集中发展
以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建设为产业集聚平台,集中发展以苍溪红心猕猴桃特色产业为主导,优质粮油、特色水果、规模化家禽养殖、乡村旅游相配套的“1+4”特色产业,目前全县现已建成万亩现代农业园区12个,千亩现代农业园区52个。连片发展苍溪红心猕猴桃20.2万亩,苍溪梨15万亩,优质粮油50万亩次,建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437个,年出栏生猪120万头、成功创建成休闲农业旅游景区景点15个,其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各类A级景区4个,星级农家乐135家。农民仅上述两项年人均增收达500元。
(二)现代装备集中配套
围绕现代农业综合园区现代装备建设,配套以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建设为重点,建成标准化农田20万亩,农田防护林网1200亩。建成机耕作业道路1300公里,标改山坪塘5200口,硬化灌溉渠系800公里,建沼气池20万口,建信息平台25个,购置各类机械2350台,新建喷滴微灌5.2万亩,设施大棚2100亩。
(三)技术力量集中服务
1.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按照一个农业综合园区建设1—2个园区产业技术服务总中心的思路。全县已建园区产业技术服务总中心20个,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53人。通过阳光工程技术培训经费,强化对种养大户与一般农户的实用技术培训,力争项目区户均有1—2名种养殖业技术骨干。利用各种会议对农户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服务。
2.建专家大院。在已建园区中分别建立粮食种植、特色水果种植与标准化种植12个专家大院。聘请科研院校与社会知名专家,农村技术骨干作为专家大院成员,广泛开展种养殖业技术服务。
3.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广泛建立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外地种植基地的产业技术联盟。目前我县已建立种养职业技术联盟,已有来自各个地区种养职业技术骨干257名。
4.建立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在县农业局建立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平台、“711”农业技术服务专用电话、设置农业技术短信息平台。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方式广泛开展农业技术服务。
5.实施“农田精英”工程。引导“社会精英”人才从事一产业发展。到目前,引进科技服务人才42名,引进“农田精英”人才15人,引进回乡创业人才68名从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二、“四个统筹”推进
(一)统筹规划
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先后聘请专业单位,编制了《苍溪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各乡镇与县级部门编制建设详细规划58个。确立了以苍剑线、苍巴线为主轴的“一带两翼一区”空间布局和以县城为核心的两百公里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带建设目标。实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二)统筹资金
按照“项目整合、多元投入、以奖促建”的原则,近3年来,全县累计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资金9.8亿元。其中整合财政涉农项目资金74000万元,龙头企业投入9600万元,专合社投入4200万元,农户投入8200万元,社会资金投入2000万元。
按照农业投融资多元化的总体思路,示范区建立起了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联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农业融资担保机构、农业投资公司等多元化的农业融资服务体系,积极开发小额贷款、联保贷款、农产品订单质押、农业信用贷款等金融产品。目前,全县已有农业发展银行1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69家,新建村镇银行4个,资金互助合作社7个,农业担保公司1个,为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贷款达14.6亿元。
(三)统筹力量
实行以县委书记、县长负总责,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县级相关部门与乡镇参与的园区与新村建设组织领导机制,全面负责苍溪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实行一个现代农业园区由一个县级部门包联挂,多名科级干部包项目联建,一个技术服务组包产业技术服务的制度。
(四)统筹经营管理
一是培植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龙头企业与专合组织两大带动主体,家庭农场、种养大户、职业农民“2+3”农村经营新体系。目前,全县从事农业产业经营的龙头企业78家,专合社292个,家庭农场与种养大户2.5万户,联经营户132户,参与专合社农户4.2万户,持股农名1.3万人。二是创新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增收。通过农民参与示范区基础建设、专合社与农户持股龙头企业、订单农业、保底分红、土地租赁、入股、二次返利、龙头企业合同用工等多种形式,实现了企业、专合社与农民的利益紧密联结和多种渠道增收。三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截止2012年底,全县订单农业已达20万亩,示范区农产品基本形成了定单生产、定单销售。四是大力发展保单农业。全县农业保险已达50万亩,并已形成了政策性保险、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保险,建立农产品风险补助基金相配套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五是建立园区管理制度,强化已建园区的产业管理、资产管理、续建管理、土地管理。
按照一个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就是一个亿元企业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示范片农民增收1万元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8万元;生态小康农居与公共服务面达到75%以上,水网、路网、林网、等基础设施配套率达90%以上;农村社会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民幸福指数将极大提高,努力在全省山区县中提前实现全面小康。
相关新闻
- “稻村”走上现代农业新路 2020-09-22
- 柚果飘香人欢笑 穰穰满家庆丰年 2020-09-21
- 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长春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议综述 2020-07-22
-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出台意见深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四个结合”创新工作 2020-04-17
- 四川省八条金融措施支持现代农业 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品范围 202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