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举全市之力举办中国农交会 搭建国际性农产品交易平台
2014年10月25日至28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三届中国山东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青岛隆重举行。10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专门做出批示,“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是农业领域展示发展成就、促进农产品贸易、推广先进技术、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一、农交会取得圆满成功
本届农交会以“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在农业部、山东省政府和青岛市的共同筹备下,取得圆满成功。
(一)展会规模化和国际化水平高。本届农交会展出面积6万多平方米,参展展团达40个,包括33个省级展团(含台湾和新疆兵团)和国际、兽药、水产、农机、茶叶等7个专业展区。省级展团参展规模之大,创历届农交会之最。共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企业参展,境外采购商200余家。
(二)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展示交流成效明显。展会期间汇聚的新技术、新成果,集中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成就。农业信息化展区,展示了农业信息技术新产品及推广应用成果;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农业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兽医大会,设置了猪、牛等诊疗技术专场;青岛展区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展厅,实景演示远程视频记录、传感、智能控制农业生产过程,描绘了物联网在农业生产应用上的巨大空间。
(三)产品销售和贸易洽谈成果丰硕。按照“突出企业和产品,方便洽谈和销售”的要求,本届农交会共组织和举办的现场推介和对接活动达27场,现场贸易额达467亿元、现场销售额达3.3亿元。湖北星翔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现场签下了“夷陵红柑橘”12.5万吨、2.33亿元的销售订单;安徽同福碗粥股份有限公司现场达成3亿多元的销售协议;青岛展区现场销售额1560万元,现场签约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6家,现场贸易额9.2亿元。
(四)农产品品牌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本届农交会,提升参展企业和产品准入门槛,强化展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严把企业资质关和产品质量关,提升了参展产品的品质。展会期间,马家沟芹菜、胶州大白菜、大泽山葡萄、崂山茶叶等本地名牌产品,以及黑龙江稻花香大米、新疆和田玉枣、章丘大葱等外地品牌农产品云集,琳琅满目,彰显了农业品牌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在2014中国品牌农业发展大会上,青岛市做了典型发言,介绍了以质量树品牌、以产业育品牌、以文化塑品牌、以信誉铸品牌经验,受到与会专家和代表的一致好评。
二、筹备工作精心细致
中国农交会首次在省会以外城市举办,是对青岛的一次“大考”。为办好农交会,青岛市坚持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确保办成一届国内最高水平的农业盛会。
(一)高度重视。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专门作出批示,明确要求农交会是青岛市的一件大事,要举全市之力,努力将其办成一届高规格、高标准、高水平的农业盛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专门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青岛市筹备工作总体方案》。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主任的筹备工作委员会,全市65个单位和部门,共1100余人参与筹办与接待工作。
(二)节俭务实。本届农交会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不设领导专场、不搞招待宴会、不制作礼品、不摆鲜花绿植、不搞奢华装修,简化开幕活动,取消与农产品促销和贸易无关的内容,把精力、财力和物力用在农产品营销促销上。进一步规范展会运作程序,着力发挥物流、会议、设计搭建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机构的作用,改进安保措施,进一步改善了农交会风格和面貌。
(三)精心筹备。制定了组织、布展、宣传、安保等8个专项工作方案。用制度落实责任,实行定岗定职,责任到人,并先后召开招商招展、展会安保等20余次工作调度会、现场办公会。从布展开始,筹委会改为现场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组,负责现场统筹协调、组织指挥和服务保障工作,做到展销彰显特色、接待简朴周到、宣传铺天盖地、安保万无一失。
(四)同心协力。第三届山东农交会与第十二届中国农交会同期举办,执委会统筹协调,设立山东展区,面积近1万平方米,居全国之首。全省各地市集中推出了2660种名特优农产品,组织235个省内采购商到会洽谈。青岛市首次设立专属展区,总面积近4千平方米,以“蓝色粮仓、品牌农业”为主题,统一设计、整体搭建,集中展示了202家农业龙头企业、500多个品牌农产品,并荣获“设计金奖”和“最佳组织奖”称号。
三、社会反响好
本届农交会在青岛市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青岛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和城市面貌。韩长赋部长给予高度评价,“青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很有特色,粮食和‘菜篮子’产品,具有较高的供给和保障水平。本届农交会在青岛举办,大家能更直观地感受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一)展示了青岛现代化国际城市新形象。农交会期间,10余万参展嘉宾和客商云集岛城,29万观众先后进入展会现场,对城市的交通、餐饮、物流、住宿等服务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青岛市圆满地完成各项服务保障任务,反映出青岛服务业较高的发展水平,展示了青岛现代化国际城市新形象。
(二)展示了青岛经济协调快速发展面貌。本届农交会现场销售额3.3亿元,单人次消费额居历次农交会前列,充分展示了青岛市民强大的购买能力,也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人民收入大幅提高。2013年,青岛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731元,均位居全国前列。
(三)展示了全市社会和谐安定局面。展会期间,执委会和筹委会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能力合作,在安保消防、交通组织、展会秩序、环境条件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展馆外环境整洁,交通顺畅,节日氛围浓厚。展馆内购销两旺,人流密集,交易秩序井然,没有发生一起治安事件,充分展现了青岛城乡居民良好的公民素质。和城市综合治理水平。
相关新闻
- 北京:发布农产品中长期价格变化规律分析报告 监测预警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5-03-11
- 山东:打造农产品品牌 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201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