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粮棉油糖高产创建 > 技术指导

2009年我国春玉米播种出苗形势及中后期管理意见

日期: 2009-05-31 14:41 作者: 来源: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 【字体: 打印本页

  为推进全国玉米高产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加快先进科学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大面积推广应用,2009年5月22日,农业部种植业司于吉林省长春市组织召开了2009年全国玉米大豆高产创建启动暨玉米生产技术培训班。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赵久然研究员、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世煌研究员、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首席专家赵明研究员等应邀做培训报告,并在会后考察了吉林省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对春玉米苗情进行了认真调研,对农民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和田间现场指导。此外,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近期组织相关专家结合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相关工作对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区的春玉米播种形势及苗情进行了联合调研,并针对当前玉米生产形势提出春玉米中后期管理意见。

  一、春玉米播种及出苗形势分析

  自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严重干旱,且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严峻旱情对我国春玉米适期播种及出苗影响很大。

  东北地区:目前,吉林、辽宁和内蒙古春玉米播种工作结束,并已进入苗期,春玉米出苗率达90%以上,幼苗总体长势良好,平均3-5片展开叶,无因干旱、病、虫等导致的严重缺苗断垄及毁种等情况。但黑龙江省因进入4月份后降水偏多、气温偏低,导致春玉米播期拖后;5月中旬以来,全省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出现严重旱情,灌溉区保苗率虽为90%以上,但非灌溉区已出苗的春玉米地块苗势较弱,幼苗整齐度较差,部分地块则因种子仍处于干土层而不能发芽和出苗,另外还有部分地块因干旱造成了毁种、补种,目前全省大部分春玉米幼苗为3-5叶片。近日,该区特别是黑龙江省因持续高温、大风天气,且无有效降水,旱情进一步加重和蔓延,对玉米生产极为不利。因此,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并密切跟踪旱情发展态势,采取积极有效抗旱对应措施,力争将因干旱对玉米生产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

  西北地区:由于从去年冬季至今年4月中旬,该区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大部分地块无有效降雨,5月中旬大部分地块旱象才有所缓解。各地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地膜覆盖(全膜双垄沟播、膜侧种植)、抗旱等雨、调整播期等技术措施,春玉米抢墒播种工作陆续完成。与往年相比,今年该区春玉米播期延长(4月15日-5月20日),目前正值出苗期到拔节期,大部分春玉米幼苗4-6片叶,出苗率90%左右。虽然近日新疆北疆地区普降暴雨,部分地区温度骤降至-1℃,但此次冻害并未伤及玉米幼苗的心叶和生长点,因此对春玉米幼苗并无较大影响。

  华北地区:4月底-5月初,北京山区农户通过抢墒播种保证了大部分春玉米适期播种,出苗率达90%以上,基本正常,无严重缺苗断垄及毁种等情况,幼苗整体长势良好,平均5-7片可见叶。但平原区春玉米地块因土壤墒情较差大部分正值等雨待播状态。河北省春玉米播种和出苗期间大部分地区雨水相对充足,土壤墒情较好,截至5月25日,春玉米4-6片叶,基本未出现因旱、涝、病、虫等原因造成的缺苗、断垄甚至毁种等情况。山西省今年遭受严重的冬春连旱,严重旱情直接影响了春玉米的播种进程,全省约1/3以上的春玉米播期推迟到5月中旬;适期播种的部分春玉米地块存在出苗率偏低、幼苗整齐度较差的情况;全省小部分灌溉条件优越的春玉米地块出苗整齐、长势较好。

  西南地区:4月上中旬,四川省大部分玉米产区雨水较多,直播面积较大,总体出苗齐、全、壮,大部分春玉米幼苗7-8片叶。但3月20日前播种的春玉米因冬干、春旱的影响,缺苗断垄严重、玉米幼苗整齐度较差,目前正值拔节或抽穗期。该省部分玉米地块钻心虫危害严重。

  二、春玉米中后期管理意见

  1、及时查苗、补苗

  待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对因芽干、粉种等原因造成的缺苗断垄较严重的地块,可选用中、早熟品种及时催芽坐水补种。若缺苗不严重,则可在相临孔中留大小一致的双株。

  2及早间苗、定苗

  虽然干旱导致部分地区春玉米播期推迟,但所用品种并未因此而相应地改换为生育期较短的玉米品种。因此,应及早间苗、定苗。一般灌溉条件优越、土壤墒情较好、肥力水平较高的玉米地块留苗密度可达每亩4000株以上;而灌溉条件较差或没有灌溉条件、土壤墒情较差、肥力水平较低的玉米地块则以每亩3500-4000株为宜。

  3、加强肥水管理

  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和技术力量创造良好的灌溉条件,并根据旱情预测预报及玉米植株需水特点进行及时灌溉,尤其是在玉米旱情严重地区,以满足玉米关键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同时,还要科学合理施肥,以达到以肥调水、水肥耦合的效果,充分发挥肥水的增产潜力。

  4、注意防治病虫草害

  根据我国去冬今春气候特点预测,今年我国农田病虫草鼠害的发生可能加重。因此,各地应根据玉米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在选用抗病品种和进行种子包衣的基础上,做好病虫草害的预防与防治工作,以最大限度减少玉米产量损失。

  5、促早熟、防冻害

  为最大限度地避免部分地区因播期推后而导致中晚熟玉米品种不能正常成熟,建议各地在玉米生长后期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如喷施磷酸二氢钾、放秋垄、拿大草、站秆剥皮等促早熟措施,以确保玉米籽粒能够正常成熟,避免遭遇早霜冻害而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