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绿色发展 > 各省报道 > 黑龙江

黑土地的“绿色蝶变”
——黑龙江省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提升耕地地力纪实

日期: 2017-09-14 16:47 作者: 刘伟林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千里沃野,稻花飘香。拥有黑土地耕地面积达2.39亿亩的黑龙江省,是名副其实的祖国大粮仓,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以上,粮食总产量和商品量稳居全国第一。

  然而,由于多年过度垦殖、高强度产出和保护性措施缺失,黑土地耕地开始明显退化,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2015年,农业部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经过两年的试点,昔日的黑土地又变回沃土良田,掀开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东北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绿色发展篇章。

聚力推进黑土地保护试点

  吴岚显是哈尔滨市双城区新民村岚显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指着合作社的玉米田对记者说:“这片地在1995年之前还很暄,那时旋耕后一脚能踩进去10多厘米,根本进不去人,这些年旋耕后只能踩进去3-5厘米,地越种越薄,再不治理不行了。”吴岚显很高兴合作社的地能进入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

  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带之一,黑龙江省是东北黑土区中心,黑土地耕地面积占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的50.6%。由于长期高强度利用和保护性措施缺失,黑土地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2015年下半年起,黑龙江省在双城、呼兰、北林、海伦、克山、龙江、嫩江、桦川、宁安、望奎等10个县(市、区)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连续3年定点实施。这10个试点县(市、区)耕地面积3224.16万亩,占全省黑土地耕地总面积的13.5%。试点县(市、区)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面积90.2万亩,其中旱田75.79万亩、水田14.41万亩。

  黑龙江省委要求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作为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集中力量抓推进。副省长吕维峰要求:“一定落实好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一定要建立起黑土地保护长效机制,一定要抓好样板、逐步推进,使我省黑土地恢复成昔日的沃土良田。”

创新探索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

  黑龙江在实施项目时,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为主,将土壤类型有代表性、有经济实力、有意愿、有配套农业机械、土地集中连片并有3年以上经营权等作为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实施主体的遴选条件,筛选出78个农业农机合作社承担试点任务。

  作为项目实施单位,黑龙江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中科院东北地理与生态研究所等部门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及模式创新,并在试点县(市、区)建立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试验示范创新区,依据当地黑土地耕地退化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地将相关技术进行集成,形成平地玉米连作区、平地轮作区、缓坡型、低洼易涝型、西部风沙干旱区及水田等六大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模式。

  哈尔滨市双城区既是畜牧大县又是玉米主产区,每年产生有机肥资源300多万吨,由于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了农村的环境卫生。双城区农技中心主任孙成龙告诉记者,双城区利用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采用了第一年施用堆制有机肥,第二年采用秸秆深埋还田技术,第三年采用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的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

  与大型养殖企业合作也是一种保护利用模式。这种方式利用企业有粪源、能堆沤生产有机肥的优势,将秸秆提供给养殖场,按亩产量折成有机肥成本,以秸秆换有机肥,企业负责将有机肥抛撒到项目区里。哈尔滨鸿福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合作方式使有机肥积造施用成本每亩降低了125元。项目区2016年施用有机肥,化肥使用量做到了零增长,与不施有机肥相比较亩增产玉米72.8斤,增产5.6%,亩增收36.4元。

  海伦市前进乡胜利村则针对黑土地退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耕作层浅、犁底层厚等问题,应用了“肥沃耕层构建技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玉米-玉米-大豆轮作模式。如今,土壤有机质提高了,耕层变厚了,与常规相比,玉米亩均增产122斤,大豆亩均增产44斤。

黑土地走向可持续发展

  对项目的成果,吴岚显赞不绝口:“这两年施用有机肥玉米没有倒伏的了,更关键的是玉米含水量降下来了,以前收完卖不了还得堆放降水,到开春不管啥价都得卖。现在玉米的水分只有26%,而且籽粒饱满色泽好,今年合作社的4500亩玉米已经同大连客户签好合同,收获后直接从地头拉走。”

  据统计,2016-2017年度,黑龙江完成有机肥施用面积70.7万亩,玉米秸秆粉碎翻埋还田面积14.3万亩,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少免耕技术面积2.4万亩,水稻秸秆还田9.7万亩,米豆轮作面积11.9万亩,完成垄作区田、环坡打垄等作业面积0.256万亩,示范治理侵蚀沟213米,应用测土配方肥、生物肥、缓释肥等新型肥料以及水肥一体化等面积91.7万亩次。

  “下一步将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完善省、县两级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实施方案,确保目标合理、措施可行、效果突出,可复制推广。”黑龙江省农委主任王金会表示,重点是要抓好有机肥基础设施建设和有机肥场地化生产,每个项目县计划秋施有机肥5万亩以上,有机肥施用数量5万吨以上;实施秸秆还田,每个项目县计划实施秸秆还田5万亩;开展米豆轮作准备,项目县明年计划实施玉米大豆轮作面积5万亩以上;每个试点县要因地制宜地建立不同技术模式示范展示区,全面展示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效果。

  黑龙江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拥有2.39亿亩黑土地耕地的农业大省,通过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的实施带动,黑土地耕地质量开始稳步提升,正在走上一条标准化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短评

念好耕地保护的“联结经”

  “土是摇钱树,粪是聚宝盆”。一句农谚,道出肥沃的土壤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作为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省份之一,黑龙江省以黑土地保护为抓手,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创新保护利用模式,加快现代农业绿色转型步伐,实现了从耕地退化到可持续发展的悄然转变。

  仔细分析东北黑土地保护成功的经验,在于念好了创新发展的“联结经”。一是利益主体的联结。项目实施中将有机肥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等联结起来,整建制推进工作的开展。二是产业业态的联结。将养殖、有机肥生产和种植联结起来,实现了农业的闭链循环,既提高了耕地质量,又减少了面源污染。三是技术模式的联结。将产业链上相关技术模式因地制宜进行创新,并开展与保护工作相关的技术集成。

  不只是黑土地保护,绿色农业发展更要念好“联结经”。这就要求各地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厘清思路,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撬动各方主体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形成绿色农业社会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千里沃野,稻花飘香。拥有黑土地耕地面积达2.39亿亩的黑龙江省,是名副其实的祖国大粮仓,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0%以上,粮食总产量和商品量稳居全国第一。

  然而,由于多年过度垦殖、高强度产出和保护性措施缺失,黑土地耕地开始明显退化,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2015年,农业部启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经过两年的试点,昔日的黑土地又变回沃土良田,掀开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东北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绿色发展篇章。

聚力推进黑土地保护试点

  吴岚显是哈尔滨市双城区新民村岚显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指着合作社的玉米田对记者说:“这片地在1995年之前还很暄,那时旋耕后一脚能踩进去10多厘米,根本进不去人,这些年旋耕后只能踩进去3-5厘米,地越种越薄,再不治理不行了。”吴岚显很高兴合作社的地能进入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

  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带之一,黑龙江省是东北黑土区中心,黑土地耕地面积占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的50.6%。由于长期高强度利用和保护性措施缺失,黑土地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2015年下半年起,黑龙江省在双城、呼兰、北林、海伦、克山、龙江、嫩江、桦川、宁安、望奎等10个县(市、区)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连续3年定点实施。这10个试点县(市、区)耕地面积3224.16万亩,占全省黑土地耕地总面积的13.5%。试点县(市、区)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面积90.2万亩,其中旱田75.79万亩、水田14.41万亩。

  黑龙江省委要求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作为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集中力量抓推进。副省长吕维峰要求:“一定落实好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一定要建立起黑土地保护长效机制,一定要抓好样板、逐步推进,使我省黑土地恢复成昔日的沃土良田。”

创新探索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

  黑龙江在实施项目时,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为主,将土壤类型有代表性、有经济实力、有意愿、有配套农业机械、土地集中连片并有3年以上经营权等作为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实施主体的遴选条件,筛选出78个农业农机合作社承担试点任务。

  作为项目实施单位,黑龙江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中科院东北地理与生态研究所等部门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及模式创新,并在试点县(市、区)建立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试验示范创新区,依据当地黑土地耕地退化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地将相关技术进行集成,形成平地玉米连作区、平地轮作区、缓坡型、低洼易涝型、西部风沙干旱区及水田等六大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模式。

  哈尔滨市双城区既是畜牧大县又是玉米主产区,每年产生有机肥资源300多万吨,由于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了农村的环境卫生。双城区农技中心主任孙成龙告诉记者,双城区利用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采用了第一年施用堆制有机肥,第二年采用秸秆深埋还田技术,第三年采用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的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

  与大型养殖企业合作也是一种保护利用模式。这种方式利用企业有粪源、能堆沤生产有机肥的优势,将秸秆提供给养殖场,按亩产量折成有机肥成本,以秸秆换有机肥,企业负责将有机肥抛撒到项目区里。哈尔滨鸿福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合作方式使有机肥积造施用成本每亩降低了125元。项目区2016年施用有机肥,化肥使用量做到了零增长,与不施有机肥相比较亩增产玉米72.8斤,增产5.6%,亩增收36.4元。

  海伦市前进乡胜利村则针对黑土地退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耕作层浅、犁底层厚等问题,应用了“肥沃耕层构建技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玉米-玉米-大豆轮作模式。如今,土壤有机质提高了,耕层变厚了,与常规相比,玉米亩均增产122斤,大豆亩均增产44斤。

黑土地走向可持续发展

  对项目的成果,吴岚显赞不绝口:“这两年施用有机肥玉米没有倒伏的了,更关键的是玉米含水量降下来了,以前收完卖不了还得堆放降水,到开春不管啥价都得卖。现在玉米的水分只有26%,而且籽粒饱满色泽好,今年合作社的4500亩玉米已经同大连客户签好合同,收获后直接从地头拉走。”

  据统计,2016-2017年度,黑龙江完成有机肥施用面积70.7万亩,玉米秸秆粉碎翻埋还田面积14.3万亩,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少免耕技术面积2.4万亩,水稻秸秆还田9.7万亩,米豆轮作面积11.9万亩,完成垄作区田、环坡打垄等作业面积0.256万亩,示范治理侵蚀沟213米,应用测土配方肥、生物肥、缓释肥等新型肥料以及水肥一体化等面积91.7万亩次。

  “下一步将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完善省、县两级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实施方案,确保目标合理、措施可行、效果突出,可复制推广。”黑龙江省农委主任王金会表示,重点是要抓好有机肥基础设施建设和有机肥场地化生产,每个项目县计划秋施有机肥5万亩以上,有机肥施用数量5万吨以上;实施秸秆还田,每个项目县计划实施秸秆还田5万亩;开展米豆轮作准备,项目县明年计划实施玉米大豆轮作面积5万亩以上;每个试点县要因地制宜地建立不同技术模式示范展示区,全面展示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效果。

  黑龙江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拥有2.39亿亩黑土地耕地的农业大省,通过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的实施带动,黑土地耕地质量开始稳步提升,正在走上一条标准化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短评

念好耕地保护的“联结经”

  “土是摇钱树,粪是聚宝盆”。一句农谚,道出肥沃的土壤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作为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省份之一,黑龙江省以黑土地保护为抓手,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创新保护利用模式,加快现代农业绿色转型步伐,实现了从耕地退化到可持续发展的悄然转变。

  仔细分析东北黑土地保护成功的经验,在于念好了创新发展的“联结经”。一是利益主体的联结。项目实施中将有机肥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等联结起来,整建制推进工作的开展。二是产业业态的联结。将养殖、有机肥生产和种植联结起来,实现了农业的闭链循环,既提高了耕地质量,又减少了面源污染。三是技术模式的联结。将产业链上相关技术模式因地制宜进行创新,并开展与保护工作相关的技术集成。

  不只是黑土地保护,绿色农业发展更要念好“联结经”。这就要求各地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厘清思路,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撬动各方主体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形成绿色农业社会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