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

陕西:佳县认真落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 全力打造“中国红枣名乡”

日期: 2013-08-12 13:30 作者: 来源: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 【字体: 打印本页

  根据农业部及省、市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有关文件精神,为了改善佳县红枣初加工设施条件,减少产后损失,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红枣质量安全水平,佳县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圆满地完成了红枣热风烘房建设任务。

  一、项目基本情况

  佳县是中国红枣发祥地,是全国红枣优生区之一,红枣既是佳县历史悠久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业主导产业。县委、县政府历来非常重视红枣的发展,先后提出了建设“有机红枣名县”、“东枣西进”等发展战略。1998年佳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名乡”,2003年获绿色食品认证,2005年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是全国唯一的绿色、有机双认证红枣生产基地,2006年获得日本农林水产省JAS认证,2009年获得农业部核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2011年底,佳县红枣面积已达到72万亩,年产鲜枣4.5亿斤,产值9亿元,农民人均红枣纯收入达3750元。红枣已是全县面积最大、农民直接受益最多的经济作物。红枣收入占到农民年纯收入的72.6%,在重点枣区,农民80%以上的收益来自红枣。多年来,红枣产业为当地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发展地方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佳县属季风性气候,每到红枣采摘季节,阴雨不断,造成红枣裂果霉烂,给红枣采收与贮藏带来很大的困扰,早先建设的烘房大都是较为落后的烘烤模式,装载量少,烘烤时间较长,而智能化烘房综合能力比旧烘房高6倍,且节能环保,能够适应佳县红枣生产的迫切要求。为了减少枣农损失,就必须把红枣及时烘干贮存,农业部出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惠农政策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烘烤产业是红枣发展的推动力量,大力发展烘房建设,就是发展红枣产业,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形成主导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也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佳县红枣产业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进度安排

  2012年6月完成了项目的实施方案及项目审批。

  2012年7月完成了项目的初步设计,考察相关设备,施工技术培训。

  2012年8月完成了土建项目,购置设备。

  2012年9月完成了安装调试。

  2012年10月完成了检查验收。

  三、项目建设地点与规模

  建设地点主要集中在红枣主产乡镇及合作社示范带动能力强的行政村,集中连片,典型示范,板块推进,合理布局,发挥最大效益。

  热风烘房建设布局在佳县佳芦镇、通镇、朱家洼镇、朱官寨镇、坑镇、螅镇、店镇、刘国具乡、大佛寺乡、刘山乡、峪口等11个乡镇的20多个行政村,共建烘房116座。烘房建设实现自动化烘烤、节省人力物力,节省能源的目标,整体包括房体建设(砖混或彩钢房)、烘房设备购置安装(包括热风炉、风机、风门、排湿窗、控制器、鼓风机和温湿度探测仪)、烤盘烤架购置。

  四、项目建设内容

  新建RH-1型1吨热风烘房115座,每座补助资金17000元,共补助资金195.5万元;新建WDH-5型5吨热风烘房1座,每座补助资金4万元,共补助资金4万元。项目共涉及奖补资金199.5万元.

  五、项目效益

  佳县拥有枣林面积72万亩,年产红枣4.5亿斤,但是受到阴雨天气影响,红枣质量明显下降,价格每斤下降0.2元,仅此就使农民减少收入9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以大幅度减少这种损失,至少可以减少损失2000万元。热风烘房建成后,装载量也大大增加,烘烤速度大大加快,而且节约了人力,烘烤成本大大降低,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六、项目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领导小组,主管县长任组长,县农业局局长、县财政局局长任副组长,各项目实施区乡镇领导参加,明确任务,专人负责,落实责任,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强化宣传培训

  2012年是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的开局之年,组织实施好项目对佳县红枣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佳县农业局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先后两次在佳芦镇马家焉农民培训基地对广大枣农及建设户进行了政策宣传、建设要求等技术培训,营造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使广大枣农对项目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三)工程管理

  成立佳县项目管理领导小组,佳县农业局、佳县财政局将对项目的实施进行全面监督,制定周密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计划。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最终确定西安圣华公司和杨凌金叶公司为佳县红枣热风烘房承建企业,佳县农业局分别与两单位签订供货协议及其他辅助协议,明确了责任,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四)资金管理

  严格按照项目补助资金的有关规定,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张榜公示,无异议后,将补助资金采用“一折通”的形式足额发放到项目建设者手中,确保专款专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审计,强化资金管理,堵塞漏洞。

  七、建议

  佳县在2012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建议上级部门在来年项目安排上继续予以支持,促进佳县县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