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喀喇沁旗“三管齐下”抗旱保春种
本网讯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位于蒙、辽、冀三省区交汇处,是常旱、易旱区,现有旱作农田50.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3。去冬以来,该旗集成推广“三早”、“地膜覆盖”和“坐水种”等抗旱节水技术,积极探索传统旱区实现粮食稳定发展的有效之路。
找准抗旱突破口——“三早”保春播。针对粮食生产易遭受干旱、低温、早霜等灾害影响的现状,喀喇沁旗大力推广玉米“三早”技术措施,即早整地(秋整地)、早覆膜(适播期前)、早播种,实现保墒增温、延长生育期,提高玉米播种质量。今年,该旗80%的旱地实施了秋整地,春季覆膜比常年提早15天左右,玉米播种由原来的4月25日-5月5日提前到4月8日-20日,延长玉米生育期,为稳产高产、提高品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创造了条件。
找准技术重点——“地膜覆盖”促增产。喀喇沁旗大力推广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等抗旱节水技术,以膜增温,以膜保墒,以膜节水,以膜增粮。今年,实施玉米地膜覆盖25万亩,占全旗玉米播种面积的56%,其中膜下滴灌11万亩,全膜覆盖5万亩,半膜覆盖9万亩。
找准关键农时——“坐水种”保全苗。针对去冬今春雨水较少、土壤墒情较差的情况,全旗积极动员广大农民对未能覆膜的旱田实施坐水点种。全旗完成抗旱“坐水种”面积15.3万亩,超额完成任务,为夺取全年粮食好收成打下坚实基础。
(赴内蒙古春耕生产督导组)
相关新闻
- 上海第一镰“八月香”首种大卖 2020-09-15
- 河南省各地积极组织抗旱 已累计抗旱浇地2348万亩次 2020-06-09
- 四川省乐山市狠抓措施落实积极开展抗灾减灾 2020-06-03
- 湖北农业部门奋力抗旱,保秋播夺丰收 2019-08-30
- 辽宁省印发通知 着力抗旱保春播 201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