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内蒙古:索伦镇发展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纪实

日期: 2008-03-20 00:00 作者: 来源:内蒙古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索伦镇是典型的农、牧、林结合部,也是多业发展的边缘地带,处于农业不优、牧业不强、林业不大的状态。面对现实,索伦镇应发展什么?优势在哪里?一直以来是索伦镇历届党委政府领导思虑的大问题。去年以来,索伦镇党委政府把目标锁定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上,紧紧围绕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建设新农村新牧区,使索伦镇的经济发展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一是发展“一村一品”,引领群众走向致富路。

  索伦镇有耕地8.2万亩,人均耕地只有4亩多一点,而且这里积温较低,无霜期只有90——110天。怎样在这样不利的自然环境下,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收入,让群众更快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镇党委、政府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出“一村一品”的各村嘎查经济发展规划,在各村嘎查社区建成脱毒马铃薯种植、蔬菜种植、绒山羊养殖等5大基地,以基地建设带动“一村一品”专业化生产,同时还引进和建成了5家肉类加工和1家脱水蔬菜加工企业,逐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农户+基地+企业的产业化生产模式,以此促进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

  秋收季节,草根台嘎查家家户户院子里刚从地里收回来的马铃薯都堆成了一座座“小山”。村民吴宝平去年种植马铃薯100多亩,收获15万多公斤,仅马铃薯一项他纯收入就达8万余元。草根台嘎查党支部书记齐海顺说:当地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马铃薯;为确保小小马铃薯也能卖上好价钱,他们从黑龙江引进了一家淀粉加工厂,不但解决了企业的原料问题,农民也提高了收入;去年全嘎查种植马铃薯6000余亩,亩均产量近1500公斤,仅此一项,户均收入就达1.2万元。

  联合嘎查大力发展庭院蔬菜经济,集约化经营,为群众开辟了一条增收的新路子。村民周连科是出了名的种菜能手,他利用房前屋后的3亩左右的庭院,一年种植蔬菜3——4茬,每年仅庭院蔬菜一项收入就达2万多元;为拓宽收入渠道,周连科还做起了干豆腐房,卖给周边的饭店和农户,每年又收入2万余元。村民李树文去年1亩的庭院种植大白菜,产了1万多公斤,仅秋季大白菜收入就达3000多元。目前,联合嘎查有30多户农民建起了蔬菜大棚,有50多户围绕水井,瞄准市场开发蔬菜产业,做起了庭院经济这篇大文章。

  二是加快农村城镇建设,搞活地方经济。

  农村有了社区?建起了超市、海鲜馆,你说新鲜不?索伦镇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真让人刮目相看。走进索伦镇政府所在地,一座座形状别致的楼房和宽敞整洁的街道,使人心情豁然开朗。自前年以来,索伦镇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和聚集民间资本相结合的办法,建设商贸小区,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如今在S203国道两侧新建的都是二层门市楼,已有70多户搬进了楼内,并在商贸小区建起了2栋1.2万平米的住宅,街道面貌焕然一新。

  为管好街区,索伦镇采取分块管理的办法,率先在农村成立社区,即以社区管理为主,全面推进规范化管理,这在我盟还是一件新鲜事儿。洮儿河将索伦镇分成河南、河北两个地域,河南是索伦镇的商业区,如何把这一纷繁复杂的“小社区”管好,索伦镇党委、政府集思广益,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确定把镇政府所在地和河南分成商业区、工业区和居民区,设立了金河谷、金秋、金桥、联丰、联兴、联胜和联合等7个社区,建立了居委会。

  多年来,该镇有许多商户在国道两侧随意修墙、焊铁栅栏、摆摊卖货等,一到集日,车辆和人群都拥挤在马路上,从索伦镇的南桥到北桥不足一公里,要走这段路就得需要半个多小时,不但影响街道的整洁卫生,还阻碍道路交通。为了取缔“马路市场”和私搭乱建的建筑物,使管理进一步法制化、规范化,去年索伦镇成立了城管大队,专门负责拆除街道两旁违规的院墙和铁栅栏等,维护集贸市场的秩序。共拆除铁栅栏400多米、院墙40余米,维护了集贸市场的秩序和环境。针对居民乱倒垃圾、污水等不文明行为,镇里投资买了一辆垃圾处理车,新建一处垃圾处理场。在此基础上,镇政府又投入60万元,对原有的集贸市场进行整修,加宽街区内S203国道,使主街道通行能力明显提高。索伦镇净了、亮了、美了。随着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外地人到这里开海鲜城、开超市也在常理之中了。

  三是守着家门打工,既照顾了自家,收入又有了保障。

  索伦镇是前旗北部土特山野产品的集散地,大量的物流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而索伦镇的农牧民因人多地少,富余劳动力较多。针对这种情况,索伦镇党委、政府采取加强剩余劳动力向外输出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在本地企业或农牧业大户中打工挣钱,增加收入。据统计,索伦镇今年外出打工的农牧民有1109人,而守家在地打工的人员则达2000多人。

  联兴嘎查农民朱金龙,他利用农闲搞建筑、跑运输,妻子上山采蕨菜、帮人收土豆等,一年下来,两口子做零活挣来的收入就上万元。据了解,索伦镇联兴、联丰两个嘎查农牧民利用农闲外出或在本地打工人数就达600余人。其中,男劳动力打石头、搞建筑、跑运输等,妇女采蕨菜、捡蘑菇、挠羊毛、收土豆等,年人均收入达6000元,仅打工一项,两个嘎查农牧民就年增收36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