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伊春区提前部署08年新农村建设工作

日期: 2008-02-04 09:25 作者: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伊春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对道路、环境、村容村貌等方面逐步进行改善,在各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帮建单位的帮扶下,先后修建了通村路及村中路11.11公里;修建农田路4公里;在两个试点村青山村和迎新村分别建造了20栋和10栋的大棚区,并且建设了蓄水池和泵房,在青山村棚区还打机井一眼,架设了800余延长米的供水管网并挖通了5000延长米的山水截流沟,为大棚生产的良性循环奠定了基础;为东升马场河和对山西山小河清淤6公里;两年来在农场、村屯共植树5万余株;为东升中心区安装了40盏太阳能路灯,同时用水泥板垒砌通村公路两侧排水沟0.5公里;在长征村挖防内涝截流沟1200延长米;为改变农村能源结构在青山村和长征村新建示范沼气池工程两座;为东升四个村安装了有线电视网络,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在联合村建井房一处,同时进行水处理和入户;在东升建一处综合医疗服务中心,方便农民就医。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地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提档升级。

  除基础设施建设外,伊春区还注重村民的文化生活建设,倡导积极文明的生活方式,摒弃陋习,每年都开展“五好文明户”和“致富能手”评选活动,评选出10户五好文明户和20位致富能手;同时今年还在乡村举办了邻居节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今年夏季各村部都举办了村民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村民参与的热情很高,特别是有线电视接到了村民家中,农闲时村民就可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

  特别是2007年4月市委杨书记到伊春区视察新农村建设时提出了重要指示:“要在东升建设生态农业园区,通过二—三年的努力,使东升街道办事处发生巨大变化,五年内达到我市农村生活最富裕,文化最活跃,环境最美丽,设施最完善的新农村”。伊春区委、区政府对杨书记的指示极为重视,迅速成立了伊春区生态农业园区工作领导小组,孙书记亲自组织生态农业园区工作现场办公会,并召集了:财政局、计统局、农委、水利局、建设局、文化局、旅游局、园林局、畜牧局、卫生局、东升办事处、环卫处的负责人开会。 对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进行详细的布署,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形成了全区上下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为新农村建设的快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辞旧迎新,在过去一年取得的丰硕成果下,新的一年里,伊春区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一年打基础,二年上水平,三年见成效的要求及新农村建设2008年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对照本区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

  1、逐步完善村卫生所建设; 按区委计划伊春区将在两个试点村青山村和迎新村各建一处卫生所,达到小病不出村的目标。

  2、在试点村要建设一个六位一体的活动场所,通过这两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村民生产生活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而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又使农民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因而对文化活动的需求也逐渐增强,所以建设一个六位一体的活动场所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以村办公室为活动场所,则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使之具备多种功能。

  3、逐步对村民的简易房进行改造:

  目前,伊春区农村总体看农民住房砖瓦化率没有达标,两个试点村—青山村和迎新村农民住房砖瓦化率仅75%和74%,距离全省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农民住房基本实现砖瓦化”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段提高,伊春区将加大对农村住房改造的力度,可以采用补贴或帮建单位帮扶等形式,鼓励农民对原有简易房或茅草房进行改造,力争2008年底使我区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80%的目标。

  4、进一步加大对生态农业园区扶持力度,从生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的美化、绿化及社会事业、民主生活等方面,全力推进,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