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 林甸县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
雪中送炭,后进村农民的殷殷期盼。
后进村,约占林甸县全县行政村的20%。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林甸县努力为后进村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之炭,送精神动力之炭、送帮扶开发之炭、送好当家人之炭……让炭火温暖农民的心,熊熊燃起富裕希望之光!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穷村变富村的永恒课题,林甸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一以贯之观念变、天地宽。林甸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牢牢抓住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这一主题。特别是对待后进村,更是一以是之,毫不懈怠。
东兴乡创业村,经济比较落后。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外地请来种地能人来村里种红小豆,当年亩纯收入达到500元,是种其他作物的两三倍。这下人们信服了:“守着传统的观念种地不行,得脑袋瓜儿开窍,土地才生财。”如今,全村已种植红小豆13000多亩,亩纯收入已提高到8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红小豆村”。
宏伟乡宏伟村五屯,是远近闻名的“白菜屯”。全屯耕地1800亩,光白菜就种了1200亩,其它种的是大萝卜、胡萝卜和各种农作物。全屯112户人家,光白菜窖就有267个。一进屯,不叮嘱别叫狗咬着,反而叫你小心别掉进菜窖里。秋储冬卖,价格翻几番,小屯富得流了油。县、乡、村三级领导引导靠近“白菜屯”的村屯也跟着种白菜。开始时,有农民说:“人家发了白菜财,咱跟着屁股后种,那不是抢财道吗!”可白菜屯的人说:“有时客商来了,装不满东西,那才急人呢!”“白菜屯”出了名,共发“白菜财”思想一定要扭到这个上面来。结果,很多村屯也都种上了大白菜,傍着“白菜屯”,一天天也富了起来。如今,“五家子香瓜”也不光五家子屯种了,很多村屯也都种上了“五家子香瓜”,“粘豆包屯”变成了“粘豆包村”,“菇娘屯”形成了“菇娘村”。
思想解放,解脱了单一种植的旧观念,转变观念,转出了特色种植的新天地。许多后进村,傍名村、傍名牌,大打特色种植和绿色种植牌,经济发展得到了迅速提高,一步步走上了上坡路,过上了抬头日子。
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农民的事业依靠农民去干,是后进村变先进的正确出路
四合乡有个福发村,是个比较落后的村,没有企业和部门帮扶,但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不等不靠,靠自力更生、靠艰苦奋斗、靠农民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村子建设得经济有规模,环境有改变,生活有改善,成了林甸县新农村建设中的自力更生典型村。
他们挖掘内部潜力,对闲置的校舍、村办公室及废弃地进行公开竞价拍卖发包,一下子便盘活了资金20多万元。对土地清理,草原重新承包价格调整,每年又使村子增收12万多元。积极招商引资,建起了多层板厂、粮食收购站、养牛场、养鸽场、獭兔场及养鸡场等,使农牧业产值各占半壁江山。自力更生转移劳动力,每年都达200多人,年收入200万元以上。
自力更生结硕果,原先村子有外债40多万元,如今,不但还清了外债,还有60多万元村积累。有钱好办事,整修村内路21条,总长14公里,硬化小区屯内路4.2公里,规划设计了2万平方米生态休闲广场一处,建成老年活动室300多平方米,栽植护屯林65亩,绿化19条路,栽植银中杨4000株,绿篱800米。小屯整洁干净,人人精神气十足,农民们说:“福气等不来,靠不来,自力更生,勤劳苦干,福才发起来!”
务实的作风,深厚的感情,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是快速脱贫之途
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各级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视,各级领导也都以务实的作风,深厚的感情,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关切度,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使林甸县后进村的新农村建设不断呈现新形势,新水平。
同乐村是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栗战书的帮扶村,去年,栗战书副书记两次到同乐村,与村委会和农民们共同探讨富村之路,指出发展方向,结合实际,用各种资源打出品牌,走特色之路,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帮助协调资金,一年新打电机井77 眼,使旱涝保收田增加了1100多亩,并扩大了膜下滴灌项目区1300多亩。使粮食产量翻一番,农民收入达到3800多元。
同乐村中心村小区,380户人家,家家院子铺上了红砖,乐得村民说:“雨天光着脚丫子满街跑,感谢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的爱农护农心啊!”
黎明村,也是一个落后村,县委书记崔莹主动帮扶这个村。这个村主要以种植各种杂粮为主,始终改变不了落后现状。崔书记把八一农大的一些种植专家和教授请到这个村,进行土地土质化验和考察,决定在这个村建立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一开始便落实了100亩实验田。如果项目成功,仅此一项便可使黎明穷村一下便跻进富村行列。
据统计,全市各大石油企业、地方企业、民营企业、各级政府部门帮扶的村屯占全部村屯的90%,资金达几千万元。被帮扶的村屯,在经济发展、环境改造、人民生活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改善,所以落后村农民都说:“各级部门和领导真是雪中送炭啊!送得我们农民心中暖洋洋。”
选准选好村书记是改变后进村面貌之根
“送钱送物,不如送个好干部”。这是多少年在农村就流行的话。如今,在新农村建设中,这句话变成了农民掏心窝子的话。
胜利村的村书记崔长生,几十年把精力和心血都奉献给了村里,使胜利村成了全县的首富村,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
同乐村的村支书夏玉升,也是为村子操尽了心,草原承包,原先发包费太低,他排除各种干扰,提高草原承包价格,使村集体每年增加了40多万元,用于村公共事业上,使村民人人直举大拇指。
福兴村村支书王树春,顶着各种压力和风险,大搞旱改水,使兔子不拉屎的盐碱地,变成了亩产千斤的水稻田。村民们感谢他,杀年猪都抢着请他。一个一贫如洗的穷村,如今逐渐走上了富裕路。问农民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农民们竟异口同声地喊:“靠好当家人!”
林甸县在新农村建设上十分重视村党支部书记的配置。如今,全县83个村都基本配备了懂业务、会管理、能吃苦、乐奉献、有文化、有知识,有威望的复合型村书记和农民们选出的村委会主任。
有这样一支村干部队伍,林甸县的新农村建设一定会一步一重天!
新农村建设正升温,雪中送炭正逢时。可以肯定,林甸县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会被历史所证明:一条光明通达之路!
相关新闻
- 重庆江北:整治与引导并重 打造江北有颜有值新农村 2020-11-16
- 太和村:家家有美景 处处有乡愁 2019-12-04
- 五道江镇全力打造“三型”新农村 2019-12-03
- 省级贫困村变身宜居新农村 2019-01-16
- 孙佃珍 社会主义新农村 陕西安塞 2018-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