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大庆市龙凤区培育经济增长点 夯实新农村建设根基

日期: 2007-06-27 00:00 作者: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龙凤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紧紧把握富民、富村这一关键环节,在抓好原有经济增长点的同时,积极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发展壮大村域经济。

  在发展现代农业经济上,该区实施了科技丰产田工程,采取农民自筹一块、科技补贴一块、院所优惠一块的办法,在前进村、英勇村落实优良品种种植面积8000亩,在铁东、保田、建兴等村落实蔬菜、粘玉米、绿豆等特色种植面积2000亩,在前进、保田等村落实高标准农田2000亩。目前,粮、经、饲比例达到了5:4:1;实施了种源工程,以八一农大种猪场为龙头,通过绿野公司中介组织联结带动,发展养猪大户30户。以鹅育种中心为龙头、大鹅养殖户为基地、大鹅加工企业为纽带的三者紧密联系的大鹅联合体,促进大鹅养殖业规模发展。目前,发展父母代种鹅千只以上大户26户。

  在壮大镇村工业经济上,该区坚持以工带农,突出发展镇村工业,促进了镇村工业向园区集中。目前,依托向阳村、刘高手村的载体优势,已经引进了向阳旧车交易市场、保田金峰化工厂、刘高手鑫鹏塑料制品厂等11个项目。同时,扶持了万德福、庆发种业等龙头企业,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目前,帮助向阳红肉牛养殖、沙棘种植2个项目申请农业开发项目。其中,向阳红肉牛养殖项目已经得到省开发办批复,共争取国家匹配资金136万元,市匹配资金68万元。

  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上,该区实施了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完成了刘高手和向阳村土地流转试点工作,使土地向新兴业主集中,仅刘高手和向阳村就转移劳动力230人。同时,采取村办企业安排一批,区镇招商企业吸纳一批,周边大企业转移一批的办法,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向二、三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目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6400余人,前5个月劳务经济累计收入1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