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金农通”搭建信息平台 引领农民建新农村
辽阳市实施农业信息化“金农通”工程以来,为广大农民铺筑了一条农业信息“高速公路”引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辽阳市农委在去年7月成立了辽阳市农业信息中心,与联通公司合作在全市实施“金农通”工程。这项工程首先以太子河区为示范点,在区农业信息中心、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的基础上,建立了23个村级信息服务站,组成了一支37人的农业信息员队伍。8月份,辽阳市农业信息中心对“金农通”信息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明确信息员工作职责。9月14日,全市第一个村级“金农通”信息服务站在景尔屯村建成,标志着“金农通”工程在辽阳市正式启动。
“金农通”工程就是通过政府投入和农民自筹,建立起一个市县乡村四级,覆盖全市农村的农业信息网络,重点在全市535个行政村建立村级信息服务站,村级站大都建在农业专业协会、种养大户、龙头企业,每个站都有信息员。市、县农业信息中心通过这些信息员拓宽信息渠道,扩大信息来源,将我市的农业信息上网发布。农民通过上网可直接了解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有关法律法规,了解农业科技、市场动态、农产品行情等各方面的信息。目前,全市已有341个村建站,两三年内将实现村村都有信息服务站。
“金农通”为农民搭建了一个信息平台。如今,农民通过上网知道的事又多又快,最关键的是为农民带来了效益和实实在在的好处。上王家村花卉协会会长周俊德通过“金农通”短信参加了沈阳世博会,将本村的月季花打入了世博园,在网上邀请来中国花卉协会专家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引来了韩国、日本客商洽谈生意。肖夹河村北方金玲獭兔养殖场经理张晓玲感慨地说:“网络真帮了我的大忙。以前销售兔皮打了多少次电话也摸不准行情,如今不出屋就知道全国各地的价格信息,今年兔皮我就是通过网上卖的,每张多卖了3元线,总收入增加了万元。真得感谢‘金农通’啊!”。景尔屯村党支部书记刘德武从网上了解到北京有大草莓新品种,立即带领村民前去引进,当年每亩就增收5000多元。窦双树子村村干部在网上看到清华大学的再生能源技术后便去洽谈引进,在村里建成了一座大型沼气池,既为村民提供了清洁能源又解决了畜禽粪便污染问题。
5月未,辽宁省农委分配来的由省、市两级补贴的微机已下拨到各村级站,全市没有建站的村正积极筹备建站,“金农通”工程将使更多的农民受益。
相关新闻
- 关于征集2022年农业信息化行业标准项目制修订立项建议的通知 2021-09-23
- 关于《12316平台管理规范》农业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