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赤峰市巴林右旗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开局良好

日期: 2006-11-29 00:00 作者: 来源:内蒙古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年初以来,赤峰市巴林右旗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为目标,全面繁荣农村牧区经济,以提高生产力和农牧民收入水平为首要条件,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重要内容,以提高群众素质和管理水平为主要途径,取得了良好开局。

  在生产发展方面,右旗努力克服旱灾影响,积极开展抗旱春耕生产,完成播种面积73.3万亩,落实良种推广补贴项目10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了新打配机电井130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9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64万亩。畜牧业生产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6月末全旗牲畜存栏首次突破200万头(只)大关,达到208.8万头(只),纯增5.1%。良种及改良畜比例达到92%以上。在生活宽裕方面,积极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截至10月份,全旗共完成劳务输出30681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400万元。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减负富民政策,人均得到实惠406元。完成了农牧民技术培训1.8万人次。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完善产业化基地建设,继续采取“抓大户、建小区、培育专业村”的方法,重点培育肉、乳、绒、草四大产业,全旗农牧业产业化资金投入达到2.54亿元,农牧民群众从产业化经营中实现人均增收176元。在乡风文明方面,结合科技下乡和农牧民培训,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培养高素质、懂科技、会管理的新型农牧民。在村容整洁方面,结合撤乡并镇和移民扩镇工作的实施,制定了全旗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总体规划,在道路、通讯、供水、供暖、改圈改厕、消防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并按照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布实施的原则着手进行建设。在管理民主方面,进一步完善“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建立了村民民主决策和“一事一议”等组织制度,在第六次嘎查村换届工作中,把一批作风硬、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员调整到“两委”班子,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一年多来,全旗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方面积累了重要的可供借鉴的经验,为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步伐开了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