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林甸县朝阳村着重道路和环境建设 为新农村建设开好头起好步

日期: 2006-08-14 00:00 作者: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大庆市林甸县朝阳村位于县城东南4公里处,哈满公路东侧。全村有耕地面积1,128亩,5个自然屯,415户,总人口1,503人。2005年人均纯收入2,717元。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以村屯道路整修和环境整治为重点,打造经济发展新格局,为新农村建设开了一个好头,迈出坚实一步。到目前,已红砖硬化通村路2公里;整修通村路和屯内路各5条;修筑和平整田间道路43条37公里;村容屯貌实现“三出二进、四规三化”。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全面整修村屯道路,整治村容屯貌

  为了改变全村道路和村容屯貌差,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的现状。全县新农村建设启动后,我们通过干部讲、广播说等形式,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目的和相关政策宣传到位,使大家认识到新农村建设将是促进我村大发展、快发展的大好机遇;相信只有栽好“凤凰树”,才能吸引“凤凰”来,只有自己打好基础,才能吸引更多的政策和项目。为此,我们从全面整修村屯道路、整治村容屯貌入手,掀起新农村建设热潮。一是整修村屯道路。首先整修通村路。我们发动并带领700多村民,出动机动车240多台,上土方2.1万立方米,整修5条通村路。由于土方量上的大,路基修得好,赢得县交通局支持24万元道路建设资金,修建了通村红砖路2公里。其次整修屯内路。为了与硬化道路连接成网,我们对屯内路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并施工,共上土方1.2万立方米,整修道路 5 条,共计6公里,彻底改变屯内道路低洼不平的状况。然后整修田间路。为了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我们对田间道路进行了集中治理,对占用耕地的道路,予以恢复原状;对主要通行的道路,进行修缮和平整,共计修缮和平整田间道路43条37公里。在道路整修过程中,我们“两委”班子成员不怕辛劳,始终工作在修路一线,在涉及自身利益时,都能以大局为重,做出让步,为村民做出榜样,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在修路过程中,涉及30户的地头,没有一名群众阻挠或上访告状,完全遵从村委会的安排和决定,保证了修路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我村党员干部群众上下一致的不懈努力,现在我村道路状况大为改善,为硬化道路奠定基础。二是整治村容屯貌。我们大力实施“六规划”,即对垃圾、粪肥、柴草垛、厕所、禽舍、庭院进行合理规划。实现了“二进三出、四规三化”,即花草树木栽进屯,硬化路面修进屯;垃圾出屯,粪肥出屯,柴草垛出屯;厕所、畜禽舍、庭院、围墙规整;村容屯貌绿化、净化、美化。我们在治理过程中,共拆除乱建禽舍18处,清理乱堆的障碍物12处,维修农户院墙600余延长米,植树 3000 棵,栽种花草6 亩。通过集中的整治,我村的道路和村容屯貌大为改变。全面改善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此外,还充实和完善了村规民约的内容,大力推行门前“三包”(包树木、包花草、包庭院)、道路“三包”(村干部包通村路、屯干部包通屯路、党员包屯内路)责任制,落实了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村民行为,促使村民养成爱护美好家园的良好 生产和生活习惯。

  二、 全力发展村域经济

  在发展经济上,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一屯一品、一屯一色、多业并举”的经济发展格局。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为了实现“一屯一品、一屯一色”,发展规模经济,我们根据我村实际确定了一屯为草编加工屯。侧重发展草编加工业,现已发展到加工户70户,购置设备50台套,年生产能力70万片,年可为村民创收105万元;二屯为生猪养殖专业屯。大力发展生猪业,现已发展到60户,实现生猪存栏3,000头,年可为村民创收180万元;三屯为奶牛养殖专业屯。主要发展奶牛养殖,现已发展到35户,实现奶牛存栏240头,日产鲜奶 5 吨,年可为村民创收240万元;四屯为土木建筑专业屯。扶持发展建筑业,现已发展到建筑工程队4个,业务覆盖大庆、齐市等周边地区,年可创收100万元;五屯为运输专业屯。大力发展运输业,特别是全村道路状况的改善,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各式运输车现已发展到35台,年可创收90万元。二是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我们为了引导农民集体闯市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规避市场风险,组织广大村民成立了草编加工协会、生猪养殖协会、奶牛养殖协会、土木建筑工程协会、运输加工协会等经济专业合作组织,并通过他们畅通产销服务渠道,从而保证本村各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探索连片种植的生产模式。我们意识到单一的、一家一户的小规模耕作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把动员农民联合起来搞连片种植作为今年春耕生产工作的重点,通过干部讲、党员带,我村现已有22户、330余亩地实现了统一连片种植,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