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安徽颍上县立足县情 建设新农村

日期: 2006-07-12 00:00 作者: 来源:安徽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颍上县以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为抓手,立足县情镇情民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形成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在新农村建设中,颍上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把全县新农村建设划分为矿区塌陷安置型、洪区移民迁建型、城镇郊区型、旅游开发型、养殖小区带动型和特色产业型等6种类型,确定了3个乡镇和20个村作为试点,实行先试点后推广,循序渐进,逐步完善,持续发展。农村生产力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颍上县重点抓好优势农产品规模基地:以沿淮及中、东部18个水稻产区乡镇为主,建立50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以西部8个红芋主产乡镇为主建好20万亩优质红芋生产基地;抓好70个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和5万亩优质无公害水产养殖。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强现代农业和产业化建设,提升劳务经济、完善配套经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又是最大的受益者,颍上县在培育新型农民上,让20—40岁的年青人培训后外出创业,增加收入;40—60岁的农民学一门技术,搞好农业生产;60岁以上的看家护院。以创建劳务输出示范县为契机,努力打造颍上劳务品牌,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把劳务经济培育成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群众生活宽裕的基础上,颍上县还采取“群众自愿、土地自调、村级主导、政府支持、整建结合、民主管理”的办法,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引导和服务作用,不强迫命令、不加重农民负担,不增加乡村债务。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基础上,让农民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目前全县已有近千户农户分期分批把自家的建房款交给村委会,让村两委班子负责请人设计房型,由村统一规划建房,建房户一户一张明白纸,每户拿6万元即可建设两间跨度约15米宽的2层半小楼加小院,建筑面积过160平方米,建筑的房型和质量均受群众的欢迎。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勃勃生机。

  从今年开始,颍上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扩大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范围,把新增财力主要用于农村水利、道路、供电、通信、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2006年底实现村村通公路、2007年底全面完成学校危房改造、2008年底基本解决内涝问题、2010年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以上。通过加强新农村建设真正让全县农民过上有体面、有尊严、有价值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