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综合信息

林甸县胜利村靠规模优势 发展二三产业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和资金支撑

日期: 2006-07-07 00:00 作者: 来源: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字体: 打印本页

  林甸县胜利村位于乌裕尔河与双阳河交汇处,全村辖1个自然屯,821户,2856口人。2005年,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其中二三产业收入占70%以上。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总结多年的发展经验,把思路定位在靠规模优势,发展二三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和资金支撑上,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靠规模优势发展商饮服务业

  我们充分发挥规模优势,从自我发展与招引外援结合入手,大力发展商饮服务业。自2000年,通过招商引资在015国道北侧,投资兴办郭氏活鱼馆之后,本村部分有发展眼光和有发展能力的村民也开始跃跃欲势,看到这种情况,我们采取帮助办理房基地和协调贷款等方式,进行扶持,帮助村民尽快投入营业。目前,以郭氏活鱼馆和二斌子活鱼馆为代表的较有名气和规模的大酒店就有8家,年可创收380万元,可转移劳动力80人,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的商服行业已发展到98家,超市、游戏厅、网吧、服装店、话吧、福彩站、老年活动室、幼儿园、卫生所、饭店、渔行、礼仪餐厅、修理部、温泉洗浴等等一应俱全,可以说,县城内具备的商服行业,我村基本全有。在交通运输业上,我们先在赵贵昌、崔英军、赵运河等3户有驾驶技术和具备行车资格的村民中搞试验,帮助他们协调贷款20万元购买了3辆大货车搞空车配货,一年下来之后,每辆车年纯收入都在20万元左右,当年便见到了效益,于是我们便在全村号召村民搞运输。目前,全村拥有大型运输车辆40台,客运车8辆,出租车6台,年可创收400万元,长年转移劳动力120多人。

  二、靠资源优势发展加工业和旅游业

  我们依托水、苇、鱼资源的丰富优势,于1984年开始旱改水,改水田4200 亩;1995年,通过招商引资兴建了2家苇板厂,年纯收入20万元;在山东文登引资兴建了红瓦厂,年收入25万元,目前该厂正在安装转产空心砖设备,预计7月份投入使用;1997年开始,先后引进400台草编机,以稻草为原料生产草帘,每台年创收4000元,合计创收160万元。同时,我们充分挖掘湿地资源优势,开发以北甸园、色氏休闲园、鹤鸣湖旅游渡假村为主的湿地风光旅游景区5处,年创收350万元;依托湿地和少数民族村民俗文化兴建了15户农家一日游项目,年创收40万元;利用本地的渔业资源搞特色养殖,现在全村养狐貉的有150户,有种狐貉1700只,年均可创收200万元

  三、靠人才优势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我们胜利村发展到今天,规模、区位、资源等优势固然重要,但更主要的是人,我们村党员干部在村域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等方面都能够切实起到带头作用,“两委”成员不但带头发展经济,还实实在在的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利益。我们先后从市县相关部门争取资金修筑环村土路12公里,修筑村内沙石路16公里;2005年,从县交通局争取到项目,修筑了全长7.3公里的建富路,村里又自筹资金55万元,在村内修了5公里的红砖路;在省市建设部门的帮助下,在村西部辟建了康居小区一处,共规划100户,全部是采用苇草板和墙体保温材料建成的环保节能房,对在小区建房的居民每户补助1万元建筑费,目前已建完56户;在居民小区的南面,打了1,850米深的地热水井一眼,建设洗浴中心一处;2000年在村中心位置建设了一处7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成立了“老年之家”,为老人购置了棋、牌等娱乐用具及桌椅等设施,印制娱乐券,并在每年末对得娱乐券多的老年人进行奖励,前来娱乐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每天都达到60至70人,受到村民的普遍欢迎。

  四、靠基础优势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规划项目

  我们充分利用经济条件比较好和与上级部门关系比较好的优势,在与包扶单位市县环保局及时对接之后,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扶持,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项目。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既定目标,目前,部分重点项目已如期动工。总投资195万元,全长13公里红砖路工程,已开始施工,修通后,全村所有巷道将全部实现硬化;总投资220万元的40户环保节能房工程在省建设厅的帮扶下,已经建完18户;亮化绿化工程,市建设局帮助解决总价值48万元的路灯80盏,已经设计完毕,近期开始施工;全村南北3条,东西5条街道的绿化工程已全部竣工,共栽植花树8,000株;休闲广场项目总投资近60万元,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在省、市、县建设部门的的帮助下,现土方工程已完毕,正在进行修砌花坛等设施;秸杆压缩成型项目已与安徽天焱公司签订合同,目前2台套秸杆压缩成型设备正在引进中;预制板排水明沟项目总投资378万元8,000延长米,在省市建设部门的帮助下,已开始施工,今年新农村建设的五个项目总投资达到891万元。另外,自来水、有线电视等项目已被县相关部门立项,其它一些项目,正在与市级包扶单位大庆市环保局争取解决中。

  从我们胜利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如果没规模优势,我们村的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经济优势;如果没有规模优势,我们村的区位优势很难凸显出来;如果没有规模优势,我们村的社会事业很难发展到今天。所以,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依托规模优势,促发展,扎扎实实推进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