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交流会 > 资料摘编

都市农业的起源

日期: 2012-04-24 15:15 作者: 来源: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字体: 打印本页

  都市农业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都市农业的萌芽早在100多年以前,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就提出田园城市的理论,其基本构思立足于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含义是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也是当时整个社会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一个特定的区域经济。而都市农业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因其不仅是新兴的研究领域,且牵涉面广,涉及的问题错综复杂,所以国内外对它的定义众说纷纭。以下是关于都市农业最具代表性的4家学说。

  一、日本地理经济学家青鹿四郎学说

  1935年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在《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首次给出了都市农业的定义,指分布在都市工商业和住宅区等区域,或都市外围的特殊形态的农业,依附于都市经济并直接受其影响,主要经营奶、鸡、鱼、菜、果等,集约化、专业化程度高,同时包括稻、麦、水产、畜牧等的复合经营,范围一般是都市面积的2-3倍。

  二、农政经济学家桥本卓尔学说

  都市内及周边的农村受城市膨胀的影响,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受席卷而形成的一种农业形态,被都市包容、位于都市中,最易受城市扩张的影响,但又最直接得益于城市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双重意义上的最前线的农业,与城市建设发展占地和居民住宅建设占地同时并存、混杂、相嵌,若放任自流就有灭亡的危险,要有计划地保护。

  三、美国经济学家休马哈学说

  人类是自然界中脆弱的一部分,都市农业将城市人同自然界连接起来,不仅改善和提高生存环境,而且生产粮食、蔬菜等,以满足市民生活的需要。

  四、我国学界的主要观点

  我国研究都市农业的历史不长,尚无统一认识,主要有以下观点:都市农业是广义的地域经济的概念,包括都市内镶嵌插花状的小块农田、庭院和阳台绿化,也包括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还包括远郊、甚至环大都市经济圈在内的适应大都市需求的农业,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地域经济概念,随经济、科技、社会进步而分阶段发展,是在城郊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又超越城郊农业的经营形态高级化、多样化的农业,集中反映了消除城乡和工农差别,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一种发达形态的农业生产力。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创汇农业、宾馆农业等在某方面反映了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