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百乡万户调查 > 工作动态

山西神池:小杂粮如何做成大产业

日期: 2016-05-25 13:58 作者: 来源: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领导小组 【字体: 打印本页

  山西省神池县地多坡广、高寒冷凉,有得天独厚发展小杂粮产业的优势。2016年,全县小杂粮种植规模达53.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1.3%。近年来,该县在发展小杂粮产业中,坚持调结构、树品牌、扩规模、创高效,努力打造全省优质安全的小杂粮生产基地。

  一、加强良种良法普及推广。按照引进和自繁的办法,扩大小杂粮的良种覆盖面积。充分利用适合当地的种子资源,通过财政投入、项目带动等措施,扩大推广面积,同时培训农民自发繁育常规种子,实现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面推开以地膜覆盖为主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谷子、豆类、马铃薯等60%以上的杂粮种类实现了适应性避灾种植。配方施肥面积达到了80%以上,配方肥直供达到26万亩。小杂粮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其中渗水地膜覆盖杂交谷子机械化种植模式,实现了杂交品种、地膜覆盖、机械化种植综合技术集成,成为旱作冷凉区的典型种植模式。

  二、大力创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按示范区、丰产方、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分层次规划,逐年实施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一是利用省级高产创建项目资金实施示范工程,狠抓小杂粮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为杂粮产业发展筛选和储备了一大批适用新农资和集成技术,在生产上广泛采用。二是县政府投资建设了一批稳定的杂粮示范生产基地,为全县小杂粮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后盾。

  三、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该县积极引资和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扶持小杂粮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了绿色食品工业园区,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推动了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2015年底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8家,实现销售收入3.9亿元,带动农户2000户,户均增收3800元。

  四、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县政府专门成立工作组,负责县乡两级政府和各涉农部门协调配合,积极服务全县小杂粮产业发展。利用国家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机遇,为县乡两级农技服务体系配备了设施设备、交通工具,充实了技术人员,确保了小杂粮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加强市场建设,建设杂粮物流中心,农民就近就地组织农产品销售。扶持成立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了浓厚的产业发展氛围。

  五、加快产业市场化、标准化、国际化开发。针对发展小杂粮产业中存在的生产质量不稳定,加工企业少、设备水平低、加工技术落后,产销市场狭窄、体系不健全、产销严重脱节等问题,神池县将采取四方面措施:一是建立县级小杂粮品种改良中心,重点对名优农家品种及时提纯复壮,加速良种繁育;积极引进国外品种资源,组织多点试验示范,逐步扩大种植面积。二是进一步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普及地膜覆盖、配方施肥、轮作倒茬,优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三是加大产后开发力度,在全县建设20个左右龙头企业,实现小杂粮全部在当地加工转化,通过加工增值实现农民增收100元/亩。四是加强行业联合,提高小杂粮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赴山西调查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