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梁平:基层农业服务体系现状令人担忧
近日,重庆调查组来到梁平县云龙镇,与相关人员就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题座谈。县乡农业服务人员倾诉了他们的酸甜苦辣,让我们对基层农业服务的现状和困难有了更深的了解。
人手短缺。基层农业服务人员数量少,年龄偏大,文化和技能素质也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云龙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例,2007年由镇农技站、畜牧站和农经站等合并而成,中心编制14人,目前在岗12人,只有3个人有中级职称,1名新招录人员具有本科学历,11个人超过50岁,绝大多数人不会用电脑等现代办公设备。据县农委介绍,人手短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岗人员少,一些学历高、表现好的都被借调到其他部门,目前乡镇农服中心在岗人员只占编制人数的50%-70%。二是人员配置不合理,如和林镇以种植水稻、生姜、梁平柚为主,但在岗的6人中没有一人是从事种植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工作任务繁重。云龙镇农服中心要负责农技推广、产业发展指导、新技术试验示范、动物检疫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多项工作。负责疫苗注射,2014年注射生猪91200头、家禽77000只、狂犬病疫苗4100只。负责森林防火,全镇森林2万多亩,加上退耕还林后的新增部分,总面积达4万亩。此外,由于任务又多又杂,参加会议、迎接检查较为频繁,“最多的一天接待了7批人的检查”。梁平县动监所只有10多个编制人员,带领几十位兽医负责全县4万多头牛、8万多只羊和1100万只禽类的安全,虽然自2003年以来没发生过重大动物疫情,但负责人也坦言“太累了,现在经常感觉干不下去了”。
部分权责设置不合理。许多任务要求实际工作中“很难落实”,比如动监所负责人提到:一是现行法规规定动物(动物产品)产地检疫要求到场到户、两人以上,但在基层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足够的人力和经费投入,这个规定的落实往往只能流于纸面。以梁平县为例,每个乡镇(街道)农服中心平均只有两名官方兽医,还常常不能到位,“没人怎么做事?”二是如果以后指定官方兽医负责屠宰检疫,那么一个定点屠宰场至少需要10个人。对此,他建议在制定相关条例时,可以将屠宰检疫和肉品品质检验交给屠宰企业自行实施,两章两证也由屠宰企业加盖和签发,同时提高其违法成本,让企业真正认识到其主体责任。三是现在要求乡镇也得设立畜禽定点屠宰场(点),这在西部地区没必要,“一天就杀几头猪,有必要投入上百万建定点屠宰场吗?”四是动物检疫合格证明A证的签字官方兽医必须为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人,等于说全县的畜禽调出都要他签字证明检疫合格,“很多畜禽检疫根本没经过我的手,也得我签字,出了事要担责任,真是压力山大”。
经费不足。云龙镇是梁平县财政状况较好的乡镇,但农服中心也没有制度化的稳定经费保障,导致“有钱养人,无钱办事”。很多基层农业服务人员想着能为农民多办点事、多帮些忙,但单单开展各类农业服务的工作经费就是很多县乡财政难以承受的。
调查组认为,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他们面临的难题,既是对他们辛勤工作的肯定和尊重,也是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赴重庆调查组供稿)
相关新闻
- 农业农村部2018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综述 2018-04-19
- 农业农村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 为乡村振兴提供第一手材料 2018-04-02
- 农业部启动2017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 2017-02-16
- 让村集体资产“活”起来 2016-06-07
- “村里的集体资产俺也有份” 2016-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