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2012年农业市场信息工作亮点推介 > 信息统计与运行监控亮点

监测预警服务生产生活

日期: 2013-05-29 11:00 作者: 来源: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字体: 打印本页

  近年来,重庆市农委按照农业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工作部署,把“保供、稳价、增收”作为农业部门的工作职能和民生工程,以蔬菜为重点的市场监测预警工作在指导生产、引导消费、稳定市场等方面收到了良好效果。

  不断优化完善自主研发的“农产品市场价格采集发布系统”,与农业部蔬菜价格速采及生产信息采集系统结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蔬菜生产与市场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对全市区县农贸市场、农业部及市级定点批发市场、主城区超市及全市主要蔬菜基地等的监测信息实行每日(旬)采集发布,集成了规范采集填报、批量数据导入、数据处理分析等系统功能,涵盖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14大类200多个品种。该系统嵌入重庆农业农村网首页,实现数据实时滚动,可按市场类型(产地、批发、零售)、基地类型、品种类型进行分类查询与统计。通过建立全程监控体系、健全监测工作机制、争取监测工作保障,监测预警工作对重庆市的蔬菜市场稳定发挥了重要导向作用。

  推动了市民吃上低价菜。近年来,蔬菜价格波动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重庆蔬菜价格总体保持平稳、供应充足。依据国家发改委监测数据,2011年重庆当季零售价和产地价比全国低一成左右。究其原因,除了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抓好“菜篮子”工程作为关注民生的重要举措外,蔬菜市场预警工作对指导生产、引导消费上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促进了蔬菜价格稳定,一度时期出现的“算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给广大蔬菜生产经营者带来过价格大起大落的阵痛。到目前为止,重庆还没有发生一起1000亩以上蔬菜滞销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重庆建立了特大城市蔬菜生产监测预警体系,组建了一支跨地区和部门的专家分析团队,充分利用好覆盖各区县的蔬菜价格采集系统和农情信息调度系统,进一步扩大蔬菜监测品种,及时监测种植面积、产量、交易量、库存量、市场价格等信息,强化对蔬菜生产、市场供应和价格走势和分析预警,避免了盲目生产。

  实现了全市蔬菜保供增收,据统计,2010年,重庆市蔬菜产值达到230亿元,首次超越生猪产业成为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蔬菜产业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据调查,潼南县桂林街道双坝蔬菜专业村人均收入在1万元左右,全村1000多农户中存款上百万元的就占了三分之一;2011年重庆市蔬菜总产量达到1440万吨,人均占有量超500公斤,供求自给率达九成。蔬菜总产值达到274亿元,继续保持重庆市第一大农业产业地位,对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900多元,贡献率达15%,比2006年提高7个百分点。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