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农业农村部动态

建设新农村一个都不能少

日期:2006-04-05 10:31 作者:梁宝忠 来源:农业部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目前,新农村建设正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全面展开。跟农民打交道最多的县官有什么看法和打算呢?本网记者专访了四川仪陇县县委副书记韩伦红。

  记者: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仪陇县的基本情况。

  韩伦红:仪陇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县,地处四川东北部低山与川中丘陵过渡地带,是川陕革命老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幅员面积1767平方公里,辖71个乡镇,875个行政村,1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3万。现有耕地6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67亩,人均基本农田面积0.42亩。现有179个重点贫困村,其中,年纯收入668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6500人,924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6.75万人。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对中国革命作出过特殊贡献的革命老根据地贫困县,2001年再次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记者:新农村是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也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家提出5句话20个字指导全国新农村建设。请您谈谈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

  韩伦红:新农村建设归根结底是要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因此,新农村建设不能上面一个要求,下面就给钱给物强迫老百姓搞试点。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基层各级政府要真正动起来,尊重农民意愿,听取农民意见,从群众急盼解决的事做起,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做起,从具备基本条件的事做起,从而把农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使其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目前,仪陇县建设新农村的基本思路是:政府引导,群众自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整村推进,持续发展,量力而行,注重实效。

  记者:请您谈谈仪陇县建设新农村的设想。

  韩伦红:我们在建设新农村的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一切发展为了群众,一切发展依靠群众,一切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尊重民意,科学规划。就仪陇县而言,首先,要解决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是解决老百姓生活需要和发展生产的基础性工作。第二、要培育产业,助农增收。这是确保群众致富和持续投入的重要来源和手段。第三、要整村推进,普遍受益。仪陇是个贫困县,现有贫困人口6万多,所以建设新农村要整村推进,一个都不能少,让贫困户也能跟上新农村建设步伐,共享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实惠,避免贫富差距的拉大。这既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也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所以,在发展产业专业村时,具体到每个农户,要因户制宜,制定具体的发展计划和帮扶办法。第四、要提高素质,培训农民。要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素质,让他们不断开阔眼界,转变观念,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抓住工作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找准抓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从哪里着手,从哪里抓起,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找准突破口。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从群众最需要、最愿意的干起,从具备条件的事做起,很快形成生动的建设局面,让群众尽快受益,增强群众建设的信心。从仪陇来讲,就要从解决行路难、饮水难等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事做起,从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做起。我们强调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循序渐进、扎实推进。但涉及到群众生产生活急需解决的问题,就必须拿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尽快地帮助群众解决。比如饮水问题,我们不能说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再等几十年才解决,这是不行的。

  二是创新机制。首先是产业发展机制。过去是干部动员老百姓做,要求老百姓做,并且帮他做,现在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大户带动和协会带动,把国家的政策项目交给他们来带领老百姓搞。其次是项目决策制。改变过去实施项目由干部单方面拍板的做法,将项目实施的决策权交给群众。建什么项目,怎样建项目完全由群众说了算。第三是投入机制。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业主投入为重点,社会投入为补充的新的投资结构。第四是监督机制。如何监督村两委班子?关键是决策程序要体现民主,村务要公开,农民要参与。如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同时,对群众也有一个监督的问题,也要有好的机制,关键是形成农户间相互约束、相互激励的机制。日兴镇九湾村通过评选“和谐农家”的办法,促使长达15年不相往来的亲兄弟又走到了一起。又如在农村,有的房子修得很漂亮,但是到家里会感到非常不舒服,到处都是垃圾,畜禽的粪便,屋里很乱,这是卫生习惯的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通过沼气建设来带动厨房、厕所、猪圈“三改”,然后在农村搞清洁评选活动,象柴井乡黄氏祠村,每周开展一次清洁卫生的评比,并张榜公布,形成了监督机制,逐步培养农户讲卫生的习惯,达到村容整洁的目的。第五是社会服务机制。要以市场为导向,除了政府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以外,更重要的把技术培训交给龙头企业、业主大户、发展协会,让他们与农民建立起新的服务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如在虎嘴村,獭兔协会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农民卖一只獭兔交给协会1块钱,这1块钱既是协会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的报酬,也是风险资金,当獭兔的价格低于成本价时,用这个钱给农民补一点;又如九湾村的乡村发展协会,招聘了几个技术员,去给农民搞果树管理,前几年果树不见效益,农民不愿意投入,协会就自己投入,见效后,果农按每株果树1斤水果的方式给协会付费,群众对此很欢迎。

  三是强化保障。除了对乡村的基层组织建设,更重要的还是基层民主建设。不要低估老百姓的民主意识,实际上农民的民主意识更强烈,因为他们收入不多,所以就会关注小的利益,特别是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没有。因此,仪陇在解决26万人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和落实中央的各项惠农政策时,采用了“四权”管理的新机制,即村党支部行使领导权,主要发挥牵头组织的作用;村民代表大会行使决策权,做什么不做什么,怎么做,农民该投入多少,都由农民来决策;村民委员会的执行权,农民定下的事,由村民委员会组织农民实施;村民监督委员会行使监督权,由村民选举的监督委员会专门监督村委会执行村民代表大会的决议情况,如钱筹齐后是怎么用的,所做的事是不是符合老百姓的要求。所以效果非常好。我们感到,凡是老百姓自己定下的事,他们的积极性就高,也愿意投入,愿意做,凡是老百姓不同意做的事,政府让他做,效果都不好,他不会感激共产党,不会感激干部。

  记者:以上您所谈的可不可以称为“仪陇模式”?

  韩伦红:新农村建设要有好的思路、好的途径、好的方法和好的机制,但难于找固定的模式,如果非要找模式,那不符合农民的心愿,也不符合各地的实际。农民的幸福感是永恒的,要让农民永远感到幸福,对党和政府感到信赖,建设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要给农民永远的幸福感。

  记者: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仪陇这方热土将充满着希望和活力。

  韩伦红:谢谢,我们会继续努力,一定把仪陇建设好、发展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