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全力扑救,持续八天的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火灾已基本控制。目前,火灾现场出现雨雪天气,整个扎龙自然保护区境内已无明火。
3月19日中午,杜蒙、林甸两县燃起大火,3月21日,火借风势烧入齐齐哈尔市所属保护区。由于火灾发生地属湿地类型,地面枯萎堆积物很厚,地形地貌复杂,对扑火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明火扑灭后,暗火难以完全消除,在风吹条件下,死灰复燃,引发多次火灾。经当地政府和草原防火部门全力扑救,将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7日下午,该地出现雨雪天气,对扑火工作非常有利。至28日,整个扎龙保护区境内已无明火,暗火再次复燃可能性不大。留守人员正严密监视,防止复燃。
火灾发生后,农业部草原防火指挥部高度重视,两次召开紧急会议,分析了火情形势,进行了周密部署,要求黑龙江省草原防火办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当前火情的严重性,不能有丝毫麻痹,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势,严防火势蔓延到扎龙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在扑灭明火的同时,也要彻底扑灭暗火,防止死灰复燃;迅速增加扑火兵力,坚决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在村屯及重要设施周围加紧开设防火隔离带,防止火势继续蔓延,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农业部派出的防扑火督查组已于3月27日赶赴现场。
黑龙江省草原防火办、齐齐哈尔市政府和草原防火部门高度重视,迅速派人赶赴火灾现场,紧急调运扑火物资,组织群众全力扑救,在可能受威胁的村、屯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并昼夜坚守。据统计,扑救此次火灾,齐齐哈尔市累计出动扑火人员2000多人次,风力灭火机160台。
据初步调查,此次火灾原因是杜蒙县农民在收割芦苇时不慎引起的。齐齐哈尔市所属扎龙自然保护区过火面积约6000公顷,为保护区的外围区域,距核心区还有一定距离,尤其是与丹顶鹤栖息地较远,且目前鹤类等候鸟大多数尚未迁回,因此,火灾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由于当地政府和草原防火部门及时组织扑救,及时开设防火隔离带,在整个火灾扑救过程中,未出现人员伤亡情况,确保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了解,扎龙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15万亩,涉及大庆市的杜蒙、林甸两县和齐齐哈尔市的铁锋区,其防火工作分别由大庆市的林业部门和齐齐哈尔市的草原部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