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彭水:乡村颜值大变样 美丽乡村入画来

日期:2019-08-19 09:09 作者: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17日6时05分讯(特约通讯员 杨元忠 通讯员 唐源)一栋栋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村组公路蜿蜒盘旋、邻里家相互话着家常……8月16日,走进彭水的乡村,处处都呈现着一幅宜居乡村美景,让人不禁心生爱慕之情。“农村‘脏乱差’的现象早已成为过去式了,现在的农村,处处皆风景,生活也处处顺心。”这是年过六旬的鞍子镇干田村老人任云寿的真实感受。

  整改危旧房 

  让群众住得安心 

  在芦塘乡板栗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卡贫困户向国元搬进了新家。

  “现在政策好,还帮我修房子。”向国元看着眼前的新房子,激动万分。“本来以为这辈子就只有住瓦房了,没想到还能住进这样的小区房。”他布满沧桑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向国元,板栗村一名因残致贫的建卡贫困户。仅有的瓦房因年久失修,轰然倒塌。

  “房子垮了,以后去哪里住?”一时间,住所问题成了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睡不着,成天都想着房子的问题。”向国元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止不住摇头。

  峰回路转。这一情况被当地政府知悉后,经过分析研判,将他纳入了搬迁安置的对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向国元已经搬进了这个三室一厅的新家。

  “这里是厨房,这里是客厅,这里是卧室,还有阳台,现在住起安逸得很。”向国元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一个劲地向笔者介绍他的新家。

  这是彭水让群众住有所居,住得安心、住得放心、住得舒适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在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实际工作中,彭水实行县、乡镇(街道)、村、组四级联动,相关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切实保障群众住有所居、住有保障。

  硬化院坝道路 

  让群众出行放心 

  以前,出门一脚泥,进屋脏兮兮;

  如今,下雨不沾泥,村组公路通到家门口;

  ……

  这一切的变化,都让群众纷纷点赞叫好!

  家住郁山镇南京社区的居民李永礼,是真正获得实惠的一员。

  来到李永礼家,干净整洁的院坝映入眼帘,他正在打理屋前的小花坛。“现在政策好了,以前的坝子都是泥土坝,现在弄成了水泥坝子,晒东西、坐着聊天都方便多了。”李永礼说,他家2017年8月进行院坝硬化,当地政府提供水泥、砂和碎石等材料,自己出劳力,硬化的水泥院坝很快就做好了。

  “现在不仅屋前的院坝硬化了,连入户人行便道也硬化了,出门办事,路好走得很。”李永礼指着屋外硬化的水泥路很是满意。

  据了解,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彭水积极主动作为,按照相关部署和要求,开展院坝硬化、人行便道硬化等工作,保障群众放心出行。

  如今,行走在彭水广袤的大地上,一条条公路蜿蜒盘旋修进了家门口,屋前屋后硬化的院坝干净整洁,在群山环抱中显得格外耀眼。

  推进改厨改厕 

  让群众生活顺心 

  “灶台铺上了瓷砖,大小锅有了去处,厨房爱进了,村民乐开怀……”如今的乡村大地,这样的民间俗语随处都可听见。

  这一切的变化,都得益于改厨改厕“春风”吹进了乡村大地,改厨改厕改出了群众的新生活,让群众生活更顺心。

  “想起以前上厕所,厕所和猪圈一起,时不时都会有臭味飘出来。”鞍子镇干田村村民谢平昌回想起以前的日子,一个劲地摇头,“现在好了,人圈分离,上厕所也不怕臭了。”谢平昌指着眼前的这个新式厕所,一个劲地赞赏。

  笔者注意到,厕所铺上了地板砖,浴霸、洗手盆、便槽等都擦得亮堂堂。

  除了厕所的改善,改出的新式厨房更是让谢平昌笑得合不拢嘴。“这个新式厨房也做好了,厨房东西也收拾得要利索些了。”

  在彭水,像谢平昌这样享受改厨改厕实惠的群众,还有很多。“改厨又改厕,改出了咱们老百姓的新生活、新希望。”

  据了解,在改厨改厕工作中,彭水按照“应改则改、愿改则改”的原则实施改厨、改厕,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共完成改厨28335户、改厕35696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