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全国信息联播

城口县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并行

日期:2016-10-24 14:15 作者: 来源:重庆日报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城口县北屏乡,沿街修建的“大巴山森林人家”。  特约摄影 马多

  10月10日,“长征路上奔小康”重庆全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活动首日,第一组采访团来到革命老区——城口县。如今,城口县因地制宜,正走出一条乡村旅游与特色产业发展结合,独具大巴山特色的发展之路。

  往昔的红色记忆

  1929年4月,在党的领导下,城口、万源等县工人、农民发动固军坝起义,并成立川东游击队。城口成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0年3月3日,川东游击队攻下城口,城口成为第一个由游击队攻下的县城。1933年10月,城口县苏维埃政府成立。1934年9月15日,城口县第一次工农兵大会召开,并建立了县、区、乡、村四级苏维埃政权。

  苏区时期,城口县先后有3000余人参加红军和游击队,500余人随军长征,其中470余人牺牲在途中。

  勇夺坪坝大梁、神奇的水电报、小英雄庞童生……从1929年到1935年,红军在城口县留下了许多可供后世传颂的故事,至今仍有迹可循。1934年5月,红三十三军曾在城口县坪坝镇议学村龚家院子设立前沿指挥部,并以此为据点取得多次重大战役的胜利。如今,城口县坪坝镇仍留有多处战壕、无名烈士墓,再加上关庙街红色历史遗迹,共同形成了以龚家院子为核心的红色文化资源带。

  种养业双管齐下

  10月10日上午,记者一行到达庙坝镇曹家坝山地鸡美食街时,这里正在举行山地鸡美食文化节。一锅热腾腾、火辣辣的柴火鸡为游客们驱散了深秋的寒意,锅里煮着的山地鸡便是当地的主导产业。

  曹家坝山地鸡美食街规划建设了28户“大巴山森林人家”,每户森林人家定点采购5养殖户的山地鸡,一年可助农户销售2万只山地鸡。农户与森林人家签订合约,以每只23-25元的价格出售山地鸡,如每年供给超过50只还可参与“森林人家”经营分红。这种方式带动了周边40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其中建卡贫困户有200余户。

  此外,坪坝镇光明村的红心猕猴桃种植业也发展得有声有色。2010年,该村引进龙头企业,采用“公司+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红心猕猴桃种植。农户通过土地入股参与其中,猕猴桃投产前可获得每年每亩700元的租金;产生种植收益后,则按入股比例进行分红。经过6年的发展,目前坪坝猕猴桃种植股份合作社共有社员245名,猕猴桃种植面积586亩,今年产量近4万斤,产值达100余万元。当地农户还可到基地务工,仅靠务工及租金收入,合作社社员每年每户就可增收3000元以上。今年,全村将有43户139人依靠猕猴桃产业实现脱贫。

  “北极”村庄与农耕文化

  地处我市渝东北的城口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近年来,城口县依托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政策,带动贫困户开办“大巴山森林人家”发展乡村旅游,与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相辅相成之势。

  城口县北屏乡平均海拔1100-2400米,境内森林覆盖率达82%。由于位于我市最北端,北屏乡被称作“北极”村庄。2015年,北屏乡在太平村建成太平“大巴山森林人家”集中示范片。截至目前,全乡已登记的“森林人家”有127家,其中82家已营业。该片区由政府统一修建道路、路灯、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开办“森林人家”的农户可获得每间客房2000元的补助,用于客房配套设施升级。此外,森林人家业主还可申请成立微企,通过后还将获得2.2-2.5万元的微企补助。太平村村民李秀清就是其中受益者。他开办的清雅居“森林人家”共有4间客房,今年七八月份,他家仅靠接待游客,两个月的纯收入就达1万余元。

  而与北屏乡相距不远,同为“北极”村庄的河鱼乡则选择打造农耕文化旅游品牌,在平溪村建成了农耕博物馆、农耕体验场、农耕民俗文化广场等景点,通过加强可玩性将游客“留下来”。

  在农耕体验场,游客可体验3种不同功能的石磨;农耕博物馆中摆放着当地农户曾使用过的农具,墙上的一幅幅照片展示了平溪村农耕历史的变迁;“河鱼乡农耕文化旅游节”已成功举办两届,并在当地小有名气……河鱼乡相关负责人介绍,打造农耕文化旅游品牌使河鱼乡乡村旅游发展避免了同质化。目前,河鱼乡共有“大巴山森林人家”60家,接待床位500余个。2015年以来,河鱼乡常年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仅今年国庆期间接待游客就达5000人次。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