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2005 > 第4期

关于发布《2005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的通知

日期: 2005-04-20 21:55 作者: 来源: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厅(局、委):

为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2005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我部制定了《2005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见附件)。现予发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减灾增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迫切需要,是节本增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是各级农业部门加强能力建设、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各地要加强领导,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周密安排。在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重发区和常发区,要成立领导小组,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灾情报告制度。各级农业部门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报告病虫害发生动态,关键时期一周一报;要切实做好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

二、细化方案,狠抓措施落实

各省(区、市)要根据《200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制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防治方案,抓住主要作物、重大病虫、关键时期和重点环节,加强预测预警,细化防治目标、任务和措施,抓好工作落实。一要加强病虫监测动态信息交流,准确做出中长期趋势预测,及时发布短期预报和警报,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要完善测报手段,提高预报可视化程度。二要科学划分应急防治区、重点挑治区和密切监控区,分类指导防治工作。要强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措施,提高综合防治水平。三要做好技术开发、储备,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和防治示范,及时提供配套服务。四要加强防治专业队伍建设,提高防治组织化程度。五要加快应急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预警和应急防治能力。六要加强部门协调,及早落实防治经费和物资。七要加强上下协调,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跨区域发生、为害的病虫害要统一部署,组织大面积防治。

三、强化监督,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要强化督察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我部负责督查各省(区、市),各省(区、市)负责督查市县,确保组织、经费、物资保障和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各地在防治关键时期,要组织行政领导和技术人员深入重点地区和生产第一线,督促、指导病虫害防治工作。

各地农业部门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要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及时掌握病虫发生、防治情况,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

附件:《2005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办公厅

二〇〇五年三月十日

附件:

2005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

 

蝗虫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害虫,历史上曾起飞成灾,对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损失。经过多年的持续治理,蝗虫的危害得到了初步控制,但仍然存在大面积发生成灾的潜在危险,蝗虫防治是一项长期任务。为切实有效地控制蝗虫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发生趋势

  预计夏季东亚飞蝗发生面积1463万亩,需要防治面积约1079万亩,发生面积和程度将小于和轻于近两年。山东东营、滨州、菏泽、济宁,河南开封、洛阳、郑州、驻马店、新乡,河北沧州、保定、衡水,天津大港、静海、西青,陕西大荔、华阴,山西临猗、永济等环渤海湾沿海蝗区、华北湖库蝗区、黄河河泛蝗区有可能出现高密度群居型蝗蝻点片,局部地区可能严重发生。

亚洲飞蝗将在新疆北部中等发生,境内虫源发生面积约200万亩;如果境外虫源迁入,发生面积可达700万亩。西藏飞蝗在四川雅砻江、金沙江流域及西藏阿里、日喀则地区部分农区将呈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万亩,比上年有所增加。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需防治面积250万亩左右。

土蝗将在内蒙古、河北和山西北部、新疆天山北部和东部、黑龙江中西部、吉林和辽宁西部等农牧交错区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7650万亩,需防治面积5000万亩左右。

二、目标和任务

(一)防治目标

总体目标是控制“飞蝗不起飞成灾、农区土蝗不扩散危害、边境蝗虫打好阻击战”,防治效果平均达到90%以上;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通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等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5%左右,使蝗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防治任务

2005年蝗灾防治以东亚飞蝗为重点,以渤海湾和黄河淮河流域蝗区为重点防治区域,同时兼顾防治亚洲飞蝗、西藏飞蝗和农区土蝗,全年需要防治飞蝗2200万亩次(其中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250万亩),农区土蝗需要防治5000万亩。

1.东亚飞蝗:全年需要防治1950万亩次(其中夏蝗1000万亩)。计划实施飞机紧急防治200万亩,地面化学防治约1500万亩,生物防治约100万亩,生态控制200万亩。夏蝗防治区主攻黄淮海蝗区,实施飞机防治的区域包括:河北黄骅、南大港、海兴、丰南、平山、安新,山东河口、垦利、无棣、沾化、东明、郓城、鄄城、微山,河南封丘、长垣、兰考、开封、原阳、巩义,天津大港、静海等3050个县(市、区),其他蝗区实施地面防治。对广西北海等偶发区采取严密监控措施,一旦发生群居性高密度区及时防治,控制扩散危害。

2.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在新疆阿勒泰、塔城、吐鲁番等地,计划防治亚洲飞蝗150万亩次;在西藏日喀则、拉萨、阿里和四川甘孜州、阿坝州等地计划防治西藏飞蝗100万亩次。

3.农区土蝗:内蒙古、新疆、黑龙江、河北、山西北部、广东及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区)的农区和农牧交错区,土蝗计划防治(稻蝗、大垫尖翅蝗、宽翅曲背蝗、意大利蝗、西伯利亚蝗、亚洲小车蝗、越北腹露蝗和竹蝗等)5000万亩次,其中山西、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重发区需要实施飞机统一防治200500万亩次。

三、防治策略

本着“改治并举、综合防治”的治蝗方针,采取“狠治夏蝗、控制秋蝗”的防治策略。在不同类型的蝗区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在黄淮海东亚飞蝗发生区,在继续搞好应急防治的同时,重点推广生物防治和生态治理技术,进一步扩大生物防治示范推广面积和大力推进生态控制进程,压缩蝗虫适生区面积,推进蝗虫的可持续治理;在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发生区,重点实施监控挑治技术,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加强牧区土蝗防治工作,阻击边境蝗虫迁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孽生地虫源;在农区土蝗发生区,以农牧交错区监测防治为重点,推广高效低毒化学防治技术,实行统一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四、防治措施

(一)加强蝗情监测

根据国家和各地测报调查规范要求,采取系统调查和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及早监测蝗情变化,准确预报发生程度和防治时期。东亚飞蝗发生区需要确保每万亩蝗区1名蝗情侦察员,每个蝗区县确保35名查蝗治蝗技术人员,稳定蝗虫监测和防治队伍。严格蝗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在蝗虫防治关键季节,继续执行治蝗值班制度,520日起至920日开通治蝗热线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做到蝗虫发生防治信息一周一报,特情特报,确保指挥调度到位。

(二)实施蝗区勘查与区划

由于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变化,我国蝗区生态类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在危害种类增多,老蝗区反弹和新蝗区不断出现。为摸清我国蝗区演变情况,2005年开始,利用GPS技术,对全国蝗区进行新一轮勘察,以明确我国不同的蝗虫种类和分布,明确不同类型区的蝗虫优势种,明确飞蝗发生区的环境变化和生态类型分布。

(三)适时开展应急防治

飞机防治。飞机防治主要在渤海沿海、黄河河泛发生区的重发生区实施。根据虫情,天津、河北、山东、河南等飞蝗重发生区,于6月份进行飞机防治;山西、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市)的土蝗重发区,67月进行飞机防治。在飞机防治中进一步完善GPS定位和导航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地面专业队防治。飞蝗一般发生区、不适于飞机作业的区域和土蝗重发区组建蝗虫应急防治专业队,自4月下旬陆续展开地面防治行动。

飞机防治和地面防治要选用高效、低毒,对环境安全的化学农药。

(四)推行生物生态治蝗

生物防治。在湖、库区及生态保护区,继续加大生物防治技术试验示范力度,应用微孢子虫、绿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蝗虫,压缩化学农药用量,减轻环境压力。

生态改造。在滨湖和内涝蝗区,结合水位调节,造塘养鱼、养鸭、植被条件改造等控制技术,抑制蝗虫的发生;在黄河老滩和二滩、淮河行蓄洪区等河泛蝗区,以浅滩改造和夹荒地改造为主,压缩蝗虫适生环境。

生态调控。沿海蝗区主要应用生物多样性控制技术,采取蓄水育苇、招引天敌等生态调控措施,控制蝗虫种群动态,实现蝗虫的可持续治理。

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上典型的气流传播、大区流行病害,具有发生区域广、流行频率高、危害损失重的特点。目前我国小麦主栽品种抗源单一,抗病品种推广面积有限,菌源充足,一旦气候条件适宜,小麦条锈病将会在全国大范围流行,并造成严重损失。为有效控制小麦条锈病大面积流行危害,确保我国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一、发生趋势

  根据甘肃、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湖北、河南等地菌源情况,结合小麦品种抗性和气候条件分析,预计2005年全国小麦条锈病总体上将呈中等偏重流行态势。其中四川、重庆、贵州、甘肃南部(陇南及天水)、陕南及关中西部地区大流行;云南、湖北、河南、宁夏、青海、新疆及甘肃和陕西其余地区中等偏重流行;山东、河北、山西、安徽等地将中等流行。预计全国发生面积8000万亩左右。若不加以控制,可能造成3000万亩小麦严重受灾,5000万亩小麦产量受到影响,直接产量损失将达25亿公斤以上,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二、目标和任务

(一)防治任务

根据小麦条锈病发生趋势和控制其流行危害的要求,2005年需防治小麦条锈病面积1亿亩次以上,其中菌源地冬前防治2000万亩,早春防治4000万亩次,发病盛期应急防治6000万亩次。

(二)防治目标

西部菌源区,通过采取早期预防、生态调控以及应急防治等措施,减少小麦条锈病向小麦主产区的蔓延流行,力争将为害损失总体控制在5%以下。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主产麦区,通过推广抗、耐病品种和实施早期发病中心的预防和流行期的应急防治,有效控制流行程度,将为害损失控制在3%以下。

三、防治策略

根据我国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和流行趋势,2005年应采取分区治理的策略,以越夏菌源区生态治理为关键,以秋苗发病冬繁区早期防治为重点,以保护主产麦区为目标,重点打好播种期的药剂拌种、病害始发期发病中心的控制和流行期的应急防治三大战役;通过示范区建设展示条锈病防治新技术,完善综合防治体系,带动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确保全年防治目标的实现。

四、防治措施

(一)加强病情监测

各级植保部门认真做好小麦条锈病的监测预报工作,一是执行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密切监测发生情况,认真做好定点观察和大田普查;二是准确掌握条锈病发生消长动态,根据病情发展变化及时发布预报和防治警报;三是及时向政府部门及上级业务部门通报病害发生情况,关键时期一周一报,为有效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二)抓好早期防治

一是种植抗,耐病品种和合理布局不同抗源的品种;二是推广三唑类药剂拌种技术,控制和延缓条锈病发病时间和强度,减轻小麦条锈病田间防治压力;三是抓好菌源区早期预防工作,通过对重点发病田块采取“打点保面”,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减少病菌的扩散蔓延。

(三)把握防治关键

一是对早期发病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陕西、湖北及河南南部等重点区域,在2月底至3月初对发病麦田实施全面防治,控制病害向主产麦区流行蔓延;二是对河南大部、山东、河北、安徽、山西等省流行区或局部流行区,根据病情动态,从3月中下旬开始挑治发病中心,4月份对发病麦田进行全面防治;三是对西北、西南和黄淮海条锈病流行区,45月组织群众采取大面积应急防治措施;四是对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冬春麦交错区,5月中下旬到6月份,根据病情组织大面积防治,特别要加强对晚熟春麦条锈病的防治,减少越夏菌源。

(四)推广高效农药

大力推广以三唑类、烯唑类为主的高效低毒农药。种子处理用三唑酮拌种,以有效成分计用药量为干种子量的0.03%,用拌种桶(箱)进行种子干拌。大田喷药,亩用15%三唑酮粉剂80100克,或亩用25%烯唑醇粉剂3040克喷雾防治。

水稻重大病虫害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重大病虫常年发生面积1213亿亩次,严重发生时,可造成50%以上的产量损失。为增强水稻重大病虫防治的预见性,提高防治效果,最大限度减轻危害,降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一、发生趋势

预计水稻病虫发生面积12亿亩次左右,以迁飞性、钻蛀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发生为主,略重于2004年,呈偏重发生态势。

  水稻病害:预计水稻纹枯病发生2.3亿亩,在华南、江南、长江流域及江淮稻区偏重发生。稻瘟病发生约8000万亩,在西南稻区和北方局部稻区偏重发生。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细菌性条斑病在长江流域和江南稻区发生面积将扩大。

水稻虫害:稻螟虫发生将重于2004年,预计发生面积3.6亿亩次,在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江淮稻区及华南部分稻区将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发生2.8亿亩次,与2004年持平,在长江中下游、江南和华南稻区的单季稻和晚稻将大发生。稻飞虱发生2.6亿亩次,在华南北部、西南、江南稻区和部分北方稻区将大发生。

二、目标和任务

(一)防治任务

根据2005年水稻重大病虫发生趋势,水稻重大病虫总体防治面积16亿亩次以上,其中螟虫5亿亩次,稻飞虱2.75亿亩次,稻纵卷叶螟2.94亿亩次,稻瘟病1.6亿亩次,纹枯病3亿亩次,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7000万亩次。

重点防治区:水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主要是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江汉平原、鄂北,以及华南、西南和东北部分地区。稻纵卷叶螟早期以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和贵州为防治重点区域,中后期抓好长江中下游稻区防治为主。稻飞虱早期(56月前)以华南稻区的广西、广东、海南以及福建,西南稻区的云南、贵州以及长江中上游部分重点地区为主,中后期重点要做好长江中下游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省防治。纹枯病为长江流域与华南稻区。稻瘟病以西南和东北稻区作为重点防治区域。条纹叶枯病与黑条矮缩病以江苏、上海、浙江东南、安徽沿淮稻区为重点。

(二)防治目标

将水稻重大病虫危害损失总体控制在5%以下,降低农药使用量20%以上,避免在稻田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水稻质量和安全。

三、防治策略

坚持长效治理与应急防治相结合,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区域治理和分类指导,注重控制基数,减轻后期防治压力,加大迁飞性害虫大区域协同治理力度,有效地控制水稻重大病虫危害。

四、防治措施

(一)加强监测预报

认真执行水稻病虫测报调查规范,做好冬前与早春病虫基数调查和迁飞性害虫的系统调查,准确掌握水稻病虫发生消长动态,根据病虫发展变化及时发布预报和防治警报;及时向政府部门及上级业务部门通报病虫发生情况,关键时期一周一报,为及时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二)强化农业与生态控制

在螟虫重发区,越冬代幼虫化蛹高峰期实施翻耕灌水灭蛹,越冬代成虫蛾始盛期进行灯光诱杀,有效降低全年基数。在稻瘟病重发区,推广种植高产优质抗性品种,减轻病害流行。

(三)适时开展化学防治

在播期,用浸种灵、咪鲜胺等进行浸种处理,减轻种传病害和苗期病虫的发生为害。分蘖至齐穗期,在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水稻螟虫高抗杀虫单地区,使用锐劲特防治一代幼虫;在其它低抗地区,推广使用Bt制剂;在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使用噻嗪酮和吡虫啉;在稻纵卷叶螟卵孵或12龄幼虫高峰期,使用毒死蜱、杀虫单、三唑磷防治。稻瘟病老病区和高感品种种植区,在破口至齐穗期使用三环唑防治。

农区鼠害

近年来,由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变,剧毒鼠药的泛滥,气候异常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区鼠害发生呈加重趋势,全国农区每年因鼠害造成的粮食损失达100亿多公斤,若加上农户和仓库储粮损失更大;以鼠为传播媒介的流行性出血热等多种鼠传疾病严重发生。为切实有效控制农区鼠害发生,进一步巩固毒鼠强专项整治和农区统一灭鼠成果,保护农业生产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一、发生趋势

  据预测,2005年我国农区鼠害总体为中等偏重发生。其中,东北大部、华北北部大发生,西南、西北、华南部分地区中等偏重发生,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56亿亩次,涉及农户1.3亿户。鼠情及鼠传疾病疫情发生态势严峻。

二、目标和任务

(一)防治任务

春秋季灭鼠面积3.2亿亩次,农户室内灭鼠8000万户。重灾区灭鼠覆盖率达90%以上,一般发生区灭鼠覆盖率达50%以上。农区鼠害防治重点区域:一是害鼠发生密度高、危害重、鼠密度高于10%的地区,主要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古农牧交错区、河北北部、西北大部分地区、华南地区、西南部分地区及三峡库区;二是流行出血热等鼠传疾病高发区,鼠密度达到或超过3%的地区。

(二)防治目标

农区统一灭鼠效果达85%以上。农田,鼠密度春季控制在3%以下,秋季控制在4%以下;农户,住宅区鼠密度控制在2%以下;鼠传疾病流行区,鼠密度控制在1%以下。农作物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保障人畜和生态环境安全,达到“保粮、防病、保安全”的目标。

三、防治策略

本着“安全第一、经济有效、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规范农区统一灭鼠工作。做到“统一组织领导、统一筹集资金、统一宣传培训、统一鼠药供应、统一配饵投饵”,并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田”,大范围消灭鼠害。

四、防治措施

(一)加强鼠情监测

鼠情监测站(点)每月进行鼠密度、繁殖动态和种群年龄结构等系统观测,及时上报鼠情监测情况,分析鼠害发生发展趋势,做好疫情监测预警和预报,为科学防治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二)推广“毒饵站”技术

在南方鼠害重发区使用竹筒“毒饵站”,在北方重发区使用PVC管和可乐瓶自制的“毒饵站”灭鼠。根据鼠密度,确定“毒饵站”数量及投饵量。

(三)注重综合防治

物理防治:针对黑线姬鼠、褐家鼠等地上活动的鼠种采用鼠夹、鼠笼、超声波驱鼠器、二氧化碳发生器、封堵剂等器具灭鼠,针对鼢鼠等地下活动鼠种采用灭鼠雷或地弓、地箭等设施灭鼠。

生物防治:利用养猫治鼠和使用肉毒梭菌毒素防治农区鼠害。

生态调控:通过环境改造,断绝鼠粮,防鼠建筑,消除鼠类隐蔽场所等,改变和恶化害鼠生活的环境条件,降低鼠群数量和害鼠密度。

(四)科学用药

在鼠害的重发生地区,以化学灭鼠为主要措施,选择使用敌鼠钠盐、氯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迷等第一代抗凝血慢性杀鼠剂和溴敌隆、大隆、杀它仗等第二代抗凝血慢性杀鼠剂。注意轮换用药,避免鼠害产生抗药性。

玉米螟

玉米螟是我国玉米上的重大害虫。近年来,受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栽培方式改革等因素影响,玉米螟呈严重发生态势,一般年份造成产量损失率10%左右,严重年份可达20%以上,已成为制约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有效控制玉米螟危害,确保我国玉米生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发生趋势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出现的暖冬气候,有利于病虫害的越冬。据有关预测,预计2005年玉米螟发生面积1.2亿亩,东北春玉米区发生偏重,华北、西南、黄淮夏玉米区中等或轻度发生。

二、目标和任务

(一)防治任务

全国防治面积7000万亩。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和西北、华北部分等重点防治区,生物防治面积4000万亩次,其中人工释放赤眼蜂面积3000万亩,白僵菌封垛面积500万亩,使用Bt等生物制剂防治500万亩;化学防治3000万亩。

(二)防治目标

玉米产量损失控制8%以下,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20%,减少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和农药残留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玉米品质。

三、防治策略

按照“突出重点、分区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划分玉米螟区域布局,针对重点防治时期,大力推广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玉米螟危害。

四、技术措施

(一)加强监测预报

各级植保部门要采取定点、定期与不同小气候地区的病虫害普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地调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测预报信息,提出适宜本地区的防治技术方案,为领导决策、农民适时防治提供依据。

(二)白僵菌封垛

在玉米螟化蛹前1520天进行封垛。每立方米用每克含4050亿个活孢子的白僵菌粉剂100克,兑滑石粉25公斤混合均匀,使用背负式机动喷粉器喷粉。为保证防治效果,秸秆垛(或茬垛)必须喷透,不漏垛。注意在蚕区切勿使用。

(三)释放赤眼蜂

在越冬代玉米螟产卵始盛期至盛末期,即田间百株卵量达11.5块时,为第一次释放赤眼蜂时期,间隔57天放第二次,共释放2次。每亩共放1.5万头,第一次放7000头,第二次释放8000头。

(四)使用Bt制剂

在玉米心叶后期,使用Bt乳剂,进行飞机超低量喷雾,或将Bt制成颗粒剂投放在大喇叭口中,消灭田间幼虫。

(五)化学药剂防治

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高效低毒敌敌畏、辛硫磷或溴氰菊酯等有机磷、菊酯类颗粒剂或制成毒土撒施。

草地螟

草地螟是迁飞性、周期暴发性和毁灭性的重要害虫。自1996年进入第三突发周期以来,持续严重发生,发生面积大,危害损失重,累计损失10多亿元,成为影响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农牧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害虫。为做好草地螟防治工作,控制其大规模暴发成灾,特制定本预案。

一、发生趋势

根据秋季各地草地螟越冬基数调查,结合气候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一代幼虫发生面积为2500万亩左右,程度轻于20042002年,重于2003年。在东北三省中西部、山西和河北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内蒙古东部、宁夏等地区大部中等或轻发生。

二、目标和任务

(一)防治任务

根据草地螟一代幼虫发生趋势,2005年需防治草地螟幼虫2000万亩。其中,地面应急化学防治1300万亩,内蒙古、黑龙江、山西等局部高密度幼虫暴发区需要飞机跨区域应急统一防治500万亩,成虫迁入区灯光诱杀等物理防治100万亩,农牧交错区实施生态调控100万亩。

(二)防治目标

草地螟幼虫高密度暴发区危害损失控制在8%以下,中等密度区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低密度区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下,控制害虫大面积迁移危害,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三、防治策略

以生态调控为基础,化学防治为手段,以幼虫防治为重点,成虫诱杀相结合;因地制宜狠治一代,控制二、三代;加强沟边、渠边、路边、地边和林边等“五边”虫源地的监测控制,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高龄幼虫转移危害。

四、防治措施

(一)加强虫情监测

各级植保部门要认真执行草地螟测报调查技术规范,全面开展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及时掌握草地螟发生发展动态;加强发生地虫情动态信息交流,准确做出中长期趋势预测,及时发布短期预报和防治警报,为及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注重成虫诱杀

在成虫羽化期,有条件的地区可选用高压汞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成虫,降低成虫基数,减轻幼虫防治压力。

(三)推广生态调控

在成虫产卵至卵孵化期,结合农时进行中耕除草灭卵,除净“五边”地的杂草,将除掉的杂草带出田外沤肥或挖坑深埋。幼虫已孵化的田块,要先施药防治再除草,防止幼虫转移危害。对“五边”地虫源数量较大的农区,在作物田四周挖沟或喷封锁药带,控制草地螟幼虫迁移危害。

(四)开展应急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有机磷或菊酯类农药,在幼虫3龄之前进行统一防治。高密度暴发区做好飞机防治,及时开展跨区域防治,控制其扩散危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