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

省(区、市)农业厅(局)长访谈录(四):吉林、黑龙江、上海、福建

日期: 2010-12-23 14:14 作者: 阎红玉 刘伟林 徐盘钢 蔡茂楷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吉林省农委主任任克军:突出一条主线 把握八个重点

  吉林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向记者介绍,“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2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00亿斤阶段性水平,到201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700亿斤阶段性水平,粮食商品率和人均占有量保持全国第一;畜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以上;园艺特产和多种经营产值达到1200亿元,参茸总量保持全国第一,林蛙、中药材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实现5000亿元,努力把吉林省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食品输出基地、高新技术应用转化基地、循环高效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劳务经济快速发展,转移农村劳动力450万人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全国前列。

  任克军说,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吉林省将“突出一条主线、把握八个重点”,使农业更好更快发展,农民更加富裕殷实,农村更加繁荣和谐,城乡一体化格局雏形基本确立。

  “突出一条主线”,就是突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握八个重点”,就是突出解决好八个事关农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一是注重标准农田建设;二是注重良种培育推广,力争“十二五”期间玉米、水稻、大豆和畜禽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良种实现新突破;三是注重抗旱能力建设;四是注重农业机械化建设;五是注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六是注重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七是注重农业信息化建设;八是注重强化惠农政策。

  任克军告诉记者,如今,吉林省的农业农村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深刻变革的转型期、重大突破的关键期、加快发展的机遇期。吉林省农委将积极努力、扎实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黑龙江省农委主任王忠林:千亿斤丰收来之不易 明年更有信心

  黑龙江省今年粮食生产首次突破千亿斤,通过对一年来农业生产的回顾,省农委主任王忠林说:“去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今年粮食增产100亿斤以上。为实现既定目标,一年来,全省大打抗灾保粮攻坚战,经过艰苦努力,粮食总产跨越千亿斤历史新台阶,比上年增产132亿斤,占全国粮食增量的42%。”

  据王忠林主任介绍,在今年的农业生产中,全省把抗灾保种作为再夺丰收的第一战役来打。面对春播农时拖后,近5000万亩耕地无法耕种的严峻形势,及时抢排田间积水,除雪散墒,为适时播种创造条件;投入3000多万元,调换玉米种子4000多万斤,确保了一、二积温带适时适地适种播种;采取机械精播、人工播种、育苗移栽等措施,全力抢播快种。通过全省上下不懈努力,取得了抗灾保种的全面胜利。

  在整个粮食生产期,全省实施了一系列保增产措施。一是防病保粮。二是虫口夺粮。三是促熟增粮。

  为把丰收的果实全部拿到手,全省把秋收做为夺丰收的最后一个战役牢牢抓在手上。9月15日由北向南开镰收获,并做到了适时收获,不伤镰不落镰。发挥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农垦大机械作用,加快收获进度,提高收获质量,实现了颗粒归仓,做到了既丰产又丰收。

  王忠林主任表示,回顾今年硕果累累,展望明年充满信心。为此,全省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大规模开展春潮秋闹,已经完成秋整地1.4亿亩,新建水稻大棚7.9万栋,秋备土714万立方米,种子、化肥等各项物资正加紧调运,为明年粮食生产做好了充分准备。明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思路,强化措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海市农委主任孙雷:科技进步带动农业发展

  在谈到上海农业科技进步的现状时,上海市农委主任孙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全市耕地面积“十一五”期间累计减少52.5万亩的情况下,全市农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233.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83.2亿元,也就是说,耕地和农业总产值的一减一增,背后靠的什么?靠的是科技的支撑,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在动植物育种、农业装备、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等领域,上海获得了一批国内领先或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成果,农业成果转化和推广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信息化有效推进。重点示范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基本达到100%。郊区奶牛、生猪良种率达到100%,水稻良种覆盖率达到99%以上,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95%;奶牛年均产奶量达到7500公斤/头,水稻年均亩产量达到550公斤。

  据孙雷介绍,“十一五”以来,上海实施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增收渠道更加多样化,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最近六年分别跃上7000、8000、9000、10000、11000和12000元六个台阶。201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为13680元,同比增长11%左右。

  明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孙雷表示,上海农业主管部门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六个着力”的要求,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确保市场有效供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完善农村发展机制体制;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农民持续增收,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在沪郊大地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按“十二五”规划绘就的蓝图,谱写上海“三农”工作新篇章。

  福建省农业厅厅长陈绍军:不断增加支农资金夯实“三农”基础

  “不断增加的支农资金夯实了‘三农’基础。”福建省农业厅厅长陈绍军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今年福建农业发展情况,“一系列惠农政策激活了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陈绍军介绍说,2010年福建省农业厅配合财政厅下拨中央农资综合直补8.445亿元、农作物良种补贴2.076亿元;下达省级财政支农发展性专项资金累计1.68亿元。下达中央畜牧良种补贴1768万元。在农机购置补贴方面,至10月底,落实中央补贴2.5829亿元,省级配套5634万元。水稻种植保险截至11月30日,全省参保水稻种植(制种)面积567万亩,预拨中央及省级财政补贴保费3960万元。

  “财政投入的增加,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陈绍军说。全年福建累计推广各类农业新品种210多个,新技术90多项,新肥料50多种,新农药60多种,新型农机具七大类1.5万多台(套),建立580个示范片,示范推广2600万亩以上,培育了农业“五新”示范户6271户,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1886次,培训农技员及农民48684人次,举办较大型的“五新”现场观摩会477场。

  谈及明年福建农业主要工作,陈绍军表示,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即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发展高效粮食产业。二是提升特色产业,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园艺作物和畜产品区域布局与品种结构。三是推进设施农业发展,构建起品牌引领、龙头企业带动、产加销相互衔接和完善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拓展农业交流合作,尽快出台《加快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化闽台农业交流机制;五是继续推进“五新”示范推广,通过“五新”综合配套应用,集成创新,解决农业产业关键技术不到位问题,提高农业科技综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