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

广西桂林:农业综合执法各方认可

日期:2005-04-19 14:51 作者:刘鸿燕 来源:农业部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4月7日,全国农资打假春季督查组来到广西桂林市,调查北门农资批发市场。明亮的春光里,两江镇大厦村几位农民刚批发买了尿素,他们反映,这里市场秩序好、农资质量信得过。市场A1区7号的经营户贺女士说,只要市工商、质监局抽检过的农资,市农业执法支队不会再抽。与其他部门不同,他们不仅执法,还搞技术服务和培训,推荐、组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

  “由于市政府高度重视,我们农业局牵头管理农资市场,与工商、质监、供销等部门联合执法,协调得很好。”市农业执法支队队长伍美科手把着方向盘,轻松地对记者说:“打假护农最忙时,我们执法车在市内主要路口都被优先放行。”

  目前,广西80多个县市成立了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占全区80%以上。2000年8月,桂林市成立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正式编制15人,均为种子、农药、土肥方面的专业人才。他们分成三大队专门从事执法:第一大队负责种子种苗,第二大队负责农药和药检,第三大队负责肥料和农业环保。

  市支队每年按农业部、区农业厅部署,春夏两季联合工商、质监、供销、水产部门进行农资打假,保护春耕和双抢。平时随时监控,桂林市区内大大小小农资市场186家,每年地毯式检查一次后,每季度再复查一遍,保证农资市场秩序逐年好转。

  种子、农药、化肥涉及的问题十分专业,农民投诉到工商、质监、供销、消协等部门的案件,最终会转到农业局和执法支队加以解决。去年5月上旬,桂林市灌阳、临桂和雁山等县区早稻抛秧田施用江西某公司分装的“抛秧专用除草剂”,造成不同程度的药害,涉及793户农民,危及2466亩秧田。接到投诉后,市农业局及时会同县、乡政府理赔,经多次协商,受害农户最终获得33万元赔偿款。现在,农民直接向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投诉的案件呈上升趋势。2003年,桂林市农业局查处农资打假案件167起,农民投诉的占22件;2004年查处184起,农民投诉的占34件。

  从成立之初社会各界不认识、不熟悉,经过5年来认真执法,桂林市农业执法支队树立了威信,赢得了农民、农资生产经营者、工商和质监部门“三认可”。桂林市农业局负责人江清新告诉督查组,市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配备了先进设备,市支队拥有资深律师和专业人才,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执法,5年来没有出现一起查处案件的上诉和复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