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植物检疫

范小建副部长:加快构建新型植物保护体系

日期: 2006-04-20 09:07 作者: 来源: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字体: 打印本页

  

    4月13-14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在湖北省襄樊市召开全国植保工作会议,范小建副部长出席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范小建副部长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植物保护(以下简称“ 植保”)工作的成绩和经验。他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植保工作迫切需要大发展,实现新突破,要牢固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加快构建新型植保体系。

  范小建指出,树立“公共植保理念”,就是要把植保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是由植保工作的性质和“三农”工作的要求所决定的。首先,植物检疫和农药管理等植保工作本身就是执法工作,属于公共管理。其次,许多农作物病虫具有迁飞性、流行性和暴发性,其监测和防控是一家一户农民难以做到的,也是一个局部地区难以做到的,需要政府组织跨区域的统一监测和防治,这不仅是跨地区的公共服务,更是惠及几亿乃至十几亿全国人民的公共服务。第三,如果病虫害和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防控不到位,一旦爆发成灾,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危及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影响人民生活秩序、人身健康和生态环境,甚至成为引发社会危机的公共突发事件,因此植保工作是关系“三农”、关系社会大众、关系国家安全的公共服务。第四,农作物像人和动物一样,不可避免要发生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就是植物的卫生防疫,就像人和牲畜的卫生防疫一样,应该纳入公共卫生的范围,作为农业和农村公共服务事业来支持和发展。树立“绿色植保”理念,就是要把植保工作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其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这也是由植保工作的性质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所决定的。首先,植保工作就是植物卫生事业,为植物防病治虫,使之健康生长,要确保“绿色田园”;其次,植保工作要把人、农作物和病虫作为整体系统来考虑,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综合防治措施,要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三,选用低毒高效农药,应用先进施药机械和科学施药技术,减轻残留、污染,避免人畜中毒和作物药害,要生产“绿色产品”;第四,植保工作不仅包括防病治虫,而且包括防治鼠害和有害植物(如一支黄花、紫茎泽兰等);不仅要防治已发生的生物灾害,而且要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传播,要确保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实现“绿色家园”。

  范小建强调,新型植保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法规标准、监测预警、防治控制、科技创新、评估评价、支持保障等系统。构建新型植保体系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其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根据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总体要求,按照“科学、统一、精简、高效”的基本原则,借鉴人类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体系建设、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在县级以上建立健全国家公共植保机构,在乡镇设立国家公共植保人员,大力发展以企业、农科教技术经济实体、农村科技示范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为依托的多元化植保服务组织。最终建成以县级以上国家公共植保机构为主导,乡镇公共植保人员为纽带,多元化专业服务组织为基础的新型植保体系,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推进新型植保体系建设,是我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战略任务之一。“十一五”期间,新型植保体系建设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到2010年末基本建成新型植保体系的雏形,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国农作物病虫监测网点覆盖的县数达50%以上,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重大和外来有害生物的应急防控机制基本建立,综合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农作物重大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3-5%以下,检疫性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施药机械更新换代步伐加快,科学用药水平进一步提升,农药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农药有效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