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质量安全宣传周

上海构筑安全农产品监控平台

日期: 2004-12-14 14:16 作者: 武树仁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农产品的安全、优质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因此,重视对农产品安全的监管十分必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使优质农产品的消费状况呈日益增长的势头,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上海市被农业部确定为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试点城市之一。三年来,在农业部的统一部署下,上海市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与加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国际大都市,他们针对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局面,着手建设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架构。然而,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主要来源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的认证。截至目前,上海市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2个,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35个,有机食品1个,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107个。随着安全优质农产品认证工作的不断推进,将有更多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涌现出来,对越来越多安全、优质农产品的质量如何监控便成为监管部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上海市农业部门积极探索,充分利用本市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优势把安全优质农产品监管工作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建立安全优质农产品安全追溯制度,建设安全优质农产品监控平台,打开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大门。

  上海市从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技术推广体系、检测体系、认证体系、信息体系等几大体系开始着手工作,从而为建设安全优质农产品监控平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制定了具有本市特点的各类农业标准52项,这些标准涉及农产品种子(种禽、种畜)、产地环境、生产技术操作规范、产品和检测方法等方面。同时开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普查工作,普查的对象涉及土壤、灌溉水中的汞、砷、镉、铅、铜、锌、六六六、滴滴涕、pH、CODcr、氟化物等指标,该项工作的开展为调整农业布局和执行农业环境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初步建立了以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内部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的农田评价监测体系。建立了由企业自检、社会中介机构委托检测和具有法定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相结合的三级检测网络,为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销售企业配备检测设备。2000年成立了上海市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他们会同有关部门推行产品和体系两类认证制度。产品认证包括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体系认证包括GMP(良好生产规范)、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在农产品信息体系上主要建立了三大系统,其中,上海农业标准化咨询服务信息系统提供相关安全优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网上查询服务;档案农业信息系统将工业化的全程质量管理理念运用于农业,包括两个子系统:养猪场、园艺场档案管理信息子系统对农业生产过程实现数字化监控,上海市境道口畜禽管理信息子系统为入沪畜禽产品建立签证记录;农产品身份属性查询系统为市民提供农产品相关信息及生产过程查询。

  安全优质农产品监控平台是通过条形码控制和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手段,逐步实现农产品从生产过程到市场的全过程监控、网络化管理和快速抽检,建立安全优质农产品安全监测网络体系,并进一步探索和建立一个以上海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的安全优质农产品监控信息平台。该平台分三大系统: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企业安全管理系统和安全优质农产品安全信息查询系统和安全优质农产品监控信息系统。安全优质农产品监控平台试点范围主要是通过各类认证的农产品。今年先对通过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认证的55家企业107个产品进行试点,涉及蔬菜、瓜果、食用菌、稻米、猪肉、禽肉、禽蛋、水产等8大类,以后将逐步扩大范围,所有通过认证的农产品都将进入监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