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文件: |
近年来,转基因产品已经进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当你到超市去,就会发现货架上放着两种类型的大豆油,一种转基因大豆油,另一种非转基因大豆油,转基因的大豆油比非转基因的大豆油每桶(5升)便宜20元。
据统计,自1996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大规模产业化以来,10年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52倍,累计种植面积4.75亿公顷。2005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市场价值达到52.5亿美元,占全球种子市场的18%。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国家从最初的6个增加到21个。按种植面积大小排序,前三名分别是美国、阿根廷、巴西。中国种植面积为340万公顷,排在第五位。2008年国务院启动了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使转基因产品的安全问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转基因产品该不该推广?支持者较多,但是反对者也不少。转基因产品安全以前是一个科学问题,是科研工作者所研究的课题。但是现在转基因产品要进入市场,则变成了老百姓们更加关心的社会问题。老百姓们最关心的是:转基因产品能带来什么好处?食用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是否会破坏生态环境,引起生存环境的恶化?
当前一些反对者利用网络制造了巨大的社会舆论。由于普通公众对生物学知识的缺乏而引起社会担忧,使得转基因技术成为众矢之的……
转基因产品到底安不安全?下面将对老百姓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转基因能带来什么好处?
农药残留过高一直是现在传统育种所面临的最大安全问题。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给农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众所周知的2010年海南毒豇豆事件就是一个农药残留过高的例子。另外,中国每年有大约5万农民因为使用农药而中毒,其中大约有500人死亡。
当前,已经大规模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抗除草剂和抗虫害品种。它们可以大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既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又减少了用于生产、运输、喷洒农药所耗费的原料、能源和排出的废料,对老百姓和环境都有益。新一代的转基因作物能改变食物的营养成分,生产成本也较低,消费者不仅能够买到价格更低的同类商品,而且产品本身营养成分价值更高。
二、食用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
食用安全性,主要包括营养成分、抗营养物质、毒性、致敏性和致畸性等。目前普遍公认的食用安全性评价原则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3年提出的“实质等同性”(Substantial equivalence)原则。通过对转基因食品中的各种主要营养成分、主要的营养拮抗物质、毒性物质及过敏性成分等物质的种类与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并与对应的传统食品进行比较,若两者之间无差异,则认为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在食用安全性方面具有实质等同性,不存在安全性问题。如转基因羊乳汁中含有的人类凝血因子经鉴定和其他方法生产的是同一种物质,那么就可以放心地食用了。若转基因产品与传统产品存在不等同性,则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这主要考虑是否含有有毒物质和过敏源,要求对所转入基因认真研究确认对人、畜无毒,不形成过敏源。根据“实质等同性”原则,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分成三个等级:Ⅰ级,转基因食品成分、营养价值、体内代谢途径、杂质水平和传统食品相同,或变异在已知的范围内,这类食品无需做进一步的分析评价。Ⅱ级,与传统食品极其相似,但产生或缺少某个新成分或特性,对不同成分或特性应做进一步的分析评价。Ⅲ级,与传统食品既不相同也不相似,需要做广泛的营养学和毒理学评价。由此可见,转基因食品的风险是可以进行人为控制的。
三、转基因产品是否会将所转基因再转移到其他生物中,会不会破坏生态环境,打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
为了避免转基因产品可能对生态方面产生的风险,许多国家对转基因产品进入市场前进行严格的科学评估,采用了更精确的技术和更严格的管理。对转基因作物的栽种范围做出一定限制,例如采取错开花期、不要在有野生的亲缘物种的地区种植相应的转基因作物等。
由此可见,只要严格、规范的使用转基因技术,转基因产品可以给人们生活和自然环境带来更多的好处。它们可能甚至比常规作物和食品更安全。担心转基因产品对人体健康损害是对转基因技术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