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文件: |
自1996年首例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应用以来,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跟进。目前发展态势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随着生命科学、基因组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发展,转基因技术研究手段、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基因克隆技术突飞猛进,一些新基因、新性状、新方法和新产品不断涌现。基因删除技术、定向定时表达技术等新的基因操作技术和遗传转化方法不断出现,转化效率大幅提高。
二是品种培育呈现代际特征。目前全球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已从抗虫和抗除草剂等第一代产品,向改善营养品质和提高产量的第二代产品,以及工业、医药和生物反应器等第三代产品转变,多基因聚合的复合性状正成为转基因技术研究的重点。2007到2008年,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转双基因和三基因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以23%的速度增长,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22%。
三是产业化应用规模迅速扩大。自1996年首例转基因农作物商业化应用以来,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以抗除草剂和抗虫两类基因,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为代表的转基因作物产业化速度明显加快,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发展到2009年的1.34亿公顷,14年间增长了79倍。
四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996至200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累计收益高达44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220亿美元,发达国家220亿美元,累计减少杀虫剂使用35.9万吨。2008年,全球共有5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进入市场销售,市场价值达到75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57亿美元,发展中国家18亿美元。
五是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正在加快转基因小麦研究和安全评价进程。印度转基因抗虫棉种植规模已超过我国。巴西由于种植转基因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欧盟已有6个国家允许种植转基因作物。美国批准了6个转基因水稻品种种植,伊朗批准了1个。加拿大和墨西哥批准了转抗除草剂基因水稻的进口申请,允许其食用。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承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网站标识码bm21000007京ICP备05039419号-2最佳浏览器模式:1024*768分辨率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