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增收论谈

加工农业成为兖州农民增收新亮点

日期: 2005-08-15 11:04 作者: 许恩波 乔存金 孔维起 来源:兖州市农业局 【字体: 打印本页

  近年来,兖州市以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注重培植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加工农业的发展,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实现增值增效,成为兖州农民增收的新亮点。2005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28.2元,增长15.2%。

  一是大力推广优质小麦品种。兖州市结合实施国家良种补贴项目,按照“专家推荐、企业认可、农民自愿”的原则,重点推广了济麦20号、淄麦12号、济南17号三个优质专用品种,全部实现了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基本达到了一村一品、一镇一品,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了优质原料保证。该市在60万亩农田中种植优质专用小麦42万亩,总产达到19.3万吨,仅此一项,可比种植普通小麦增收4700万元。

  二是培植壮大农产品龙头企业。近年来,兖州市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拉长了粮食产业链及其延伸的畜禽产业链条。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绿源肉鸭公司投资4000万元新上了一条2000万只肉鸭宰杀生产线,建设存栏量100万只、年出栏1000万只商品鸭的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现代养殖示范基地,带动农户发展标准化养鸭大棚2300个。华龙集团增加投资2亿元建设了日处理小麦1000吨的大型面粉厂和6条方便面生产线,白象集团增加投资2000万元建设的方便面生产项目已正式投产。目前,全市仅规模以上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就达到10家,销售收入35亿元,形成了年加工转化小麦80万吨、玉米50万吨的能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全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9万人,其中在农产品加工企业务工的占90%,每人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

  三是健全农业产业化运营机制。为提高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程度,农业部门与华龙集团制粉企业、山东鲁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周边县市区协商建立了跨区域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协会,协会在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协调利益分配等环节上为农民提供服务,进一步辐射带动形成以兖州市为中心的、辐射周边县市的20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促进小麦整个产业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