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增收论谈

贵州普安县实施“三子”工程增加农民收入

日期: 2004-12-30 09:28 作者: 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 【字体: 打印本页

  农民要增收,必须积极调整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品种结构,增加科技含量;农民要致富,必须积极发展效益农业、规模农业,抢占农产品市场,提高产品商品率。目前,结合大工程上马,大项目建设,菜市、粮市、肉市已趋于紧俏,需要抓紧组织实施“菜篮子”工程、“米袋子”工程、“肉盘子”工程,增加优质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确保农民增收。

  一、实施“三子”工程的有利条件及市场前景

  贵州普安是山区农业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典型的低纬高度海拔地区,县境内最高海拔2084米,最低海拔633米,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垂直气候差异较大,形成独特的季风性、高湿性、冷凉性、多样性的立体气候。热量足,雨量丰;年降水量1483.9毫米,年均气温14℃左右,无霜期274至293天,年均日照时数1563.9小时,是动植物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适应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适宜发展种植早菜、次早菜、喜凉菜、优质水稻、优质玉米和发展生态畜牧业等。在普安县实施“三子”工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比邻的兄弟县的地质地貌、气候、水土等条件接近普安,是携手共建“三子”工程产业带的有利区位。

  目前,镇胜高速公路的施工单位已进驻普安开工建设,普安的煤矿、黄金矿、铁矿开采和即将上马的两对各300万吨以上的大煤矿、一个240万千瓦火电厂的大项目,将增加外来人口万人以上,吃、喝、拉、撒等方面需要得到可靠保障。吃的问题特别是蔬菜、粮食和肉类更是天天少不了的大事。为此,在高速公路沿线建设经济产业带,积极组织实施“三子”工程,是服务大工程,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组织实施“三子”工程,还可抢占县外、省外有关农产品市场因季节产品紧缺的空间,发充分利用本地立体气候的优越条件,采用小拱棚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小批量种植早菜,可占领本县市场;大批量种植次早菜,可满足本县和周边市场;在夏秋季节,大批量种植喜凉性蔬菜,可进入高热地区的外地市场。所以,实施“三子”工程,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二、实施“三子”工程应把握好质与量的问题

  把握好“质”的问题,就是要把握好以质取胜、以优取胜的关键问题。优胜劣汰,品牌效应,讲的就是一个“优质”问题。实施“三子”工程,必须要用优良的品种,要有科学的管理,要出优质的产品。

  把握好“量”的问题,就是要把握好数量定位、以规模定位。效益农业,规模农业,讲的就是一个“数量”问题。效益农业是多个优质品种、多种经营;规模农业是一个品种,大面积发展。效益决定规模,规模要看效益,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实施“三子”工程,必须要有一定的量,不能小打小闹,更不能受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要大胆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尽早跳出“种田只为吃饭,养牛只为耕田,养猪只为过年,养鸡养鸭只为赚点盐巴钱”的小富即安思想圈。

  笔者认为,要解决质与量的问题,一要注重推广优良品种,实现种养业良种化;二要注重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三是注重规模生产,批量销售;四要注重技术培训,科学管理。

  首先要注重推广优良品种,实现种养业良种化。一是应组织实施好“种子工程”,应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气候条件等,积极引进优良的蔬菜品种、水稻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应性强、优质高产的品种进行大田推广种植。二是应组织实施好“畜禽品改工程”,使畜禽通过品种改良后,以有饲养出个头大、出栏早、肉质优、营养高、市场价位好的猪、牛、羊和禽类。从市场需求出发,根据普安实际,畜禽品改的近期目标应是:牛品改点可以三个村为一人片区设立一个,冻精配种应逐渐过渡为鲜精配种,确保90%以上的杂交改良率;羊品改应加大公羊的提纯选繁工程力度,种公羊实行一年调换使用的办法,使全县羊改覆盖率达到80%以上;猪品改也应确保三个村为一个片区设立一个人工授精点,使全县猪品种改良率尽快达到95%以上。在创绿色生猪品牌方面,应积极引进优质的外二元母猪,在本县生产外三元商品仔猪,以此大力发展优质的绿色商品猪供应市场。另外,普安县还应继续扩大苗山乌鸡养殖规模,确保市场需要。

  其次要注重示范带动,典型引路。实施“三子”工程,首要问题是应集中精力抓好示范,办好样板。

  “菜篮子”工程的示范点,应着重抓好早菜、次早菜和喜凉性蔬菜的示范种植;“米袋子”工程示范点,应重点攻关江西坡、窝沿、三板桥等近2万亩的高产稳产良田;“肉盘子”工程应重点在镇高速公路普安段沿线的乡镇高起点创建畜牧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逐步辐射普兴线至普水线。

  第三要注重规模生产,批量销售。普安县在高速公路沿线布点实施示范、样板工程,应坚持边示范、总结、推广,边了解市场、把握销路、安排生产。根据市场对紧俏农、畜产品的需求,按照“批量化、优质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目标,加快建设“一横一纵经济产业带,百村万户养殖项目”。力争通过2至3年的艰苦努力,使实施的“菜篮子”工程,形成较大规模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生产出来的无公害蔬菜真正达到重金属(即铅、砷、镉、铬、汞)不超标,农残不超标,硝酸盐、亚硝酸盐不超标。发展种植的无公害早菜面积达到0.1万亩以上,次早菜面积达到0.4万亩以上,夏秋喜凉性蔬菜达到1万亩以上,并力争创造出自己的绿色品牌;“米袋子”工程,发展种植优质稻、特优稻3万亩以上,产量在1.5万吨以上;“肉盘子”工程,使商品猪增加10万头,禽类增加100万羽,商品牛增加2万头,商品狗增加3万条,商品羊增加4万只,即实施“11234”工程,使之真正出效益,让农民真正得实惠。

  第四要注重技术培训,科学管理。一是应注重室内培训和室外培训。室内培训应充分利用县级农广校及其在乡(镇)村的教学点、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等教学阵地组织培训;室外培训应组织到有关示范样板点进行观摩培训、现场培训。二是应注重培训的内容及效果。三是应注重培训的方式方法。四是应注重授课人员的素质。五是应注重培训的延续性。

  三、实施“三子”工程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导和扶持

  1、技术服务措施。政府应制定和出台使用技术干部及充分发挥其技术指导作用的优惠政策,允许技术干部带薪带职从事技术服务工作,明确其服务的权利和义务、对象和任务、责任和纪律、考核方式和奖惩办法等。促进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到位,积极为农民提供市场、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引导农民把握市场动态,规避市场风险,让农民在实施“三子”工程中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2、资金补助措施。笔者认为,都匀市采取“国家投入为引子,信贷扶持为主体,财政适应贴息,保险公司保险,农户与技术人员参与联保等方式引导农户发展畜牧养殖的做法值得学习。该市由于资金补助的政策措施到位,服务保险到位,干部”做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的行动到位。两年间50多个非政府出资大中型养殖场悄然崛起,农民人均农业经营纯收入60%来自于畜牧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根据这一典型事例,普安县组织实施“三子”工程,应借鉴其做法,制定和出台相应的资金补助政策和考核办法,有力推进“菜篮子”、“米袋子”、“肉盘子”工程的顺利实施。

  3、协会牵头措施。目前,“小生产”难以适应“大市场”。农民种菜、种粮、养殖绝大部分还是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为主,种养业难以发挥规模效应。尽快组建种养业协会,促进科学种养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应制定和出台组建种养协会的优惠政策加以扶持,在规划的科技示范园区成立相应的蔬菜协会、养殖协会等,充分发挥协会的中介组织作用,加强市场引导,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市场、技术、管理和政策方面的信息,引导农民把握市场动态,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保障流通货畅其流。

  4、龙头带动措施。组织实施“三子”工程,政府除扶持种养业中介组织外,还应采取行之有效措施积极招商引资,兴办蔬菜购销公司和畜牧公司,走公司+基地+农户连市场的生产经营路子,让农民生产更多的订单产品,增加收入。

  总之,实施“三子”工程,既是调整农业产业布局,优化品种结构,增加科技含量,生产优质高效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又是发展效益农业,规模农业,由“小生产”转向“规模生产”,适应“大市场”,不断提高农、畜产品商品率的需要。所以,组织实施“三子”工程,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手段的工作力度,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导和扶持,让农民获得最佳经济利益,确保收入增加,尽快实现小康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