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的关系
探讨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问题,十分必要。这是因为:首先,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农业的综合支持率都很高。其次,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非常重要。重农则兴,损农则衰。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的事业顺利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从基本国情出发,汲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必然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来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突出表现在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两个方面。一方面,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另一方面,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连年减少。如何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地促进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增收,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第三,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是中央高度重视的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胡锦涛同志去年底到山东、河南考察,在河南商丘召开座谈会,就“三农”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今年初,中央以1号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随后又出台了一系列向农业倾斜的政策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质性措施。
我国是农业大国,河南是农业大省。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有责任、有义务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多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今年全省夏粮和小麦总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坚持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重点建设优质小麦生产加工基地、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林业、畜牧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上升,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有了较快增长。今年全省投入资金11.6亿元用于粮食直补;农业税率由2002年税费改革时核定的7%下调至4%,一补一减,亩均受益可达35.93元。今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增长21.3%,扣除价格等因素,实际增长14.5%,自1997年以来第一次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并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河南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和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问题。像河南这样的粮食主产区,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很大贡献,可是农民人均收入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商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但农民人均收入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国家需要确保粮食安全,农民需要尽快增收致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民增收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粮食增产,肯定会带来农民增收;但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即使粮食增产,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也不会很高。如何把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统一起来,是一个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搞清楚的问题。(作者为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