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全南:为农民增收架“金桥”
“喂,我是镇仔村的曾发全,近几天我种的青瓜叶烂得厉害……”“好,我马上来看看。”9月13日,全南县城厢镇农技员涂华山接到曾发全的求助电话,马上上门“义诊”。该县通过建立经济实体、完善流通体系、实施科教兴农等社会化服务,为农民走向市场架起“金桥”。
全南县引导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资金、劳务、技术、设施入股,组成收购联合体、运输联合体、营销联合体等多种形式的经济共同体,带领农民闯市场。目前,该县已在广州、厦门、上海等20多个城市建立信息联络网点60多个,并开通全南农经网、政府网、投资网三个网站,形成了一个内通外联的信息“互联网”,使农民不出家门便知种养加工等产业发展的信息,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良性循环。
为吸引外省运销户来全南设点购销,该县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违法行为,为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撑开“保护伞”。当农产品货源紧缺时,该县优先满足外地客户,使他们和本地贩运户一样享受“绿色通行证”待遇。据统计,该县有1000多部车辆、1600多名农民常年活跃在广州、东莞、深圳等城市的蔬菜购销领域里。加上常年来全南运菜的外省100多家客户,使全南蔬菜能基本按订单生产,未产先销。今年1至8月,该县所产的8万吨蔬菜销售价格平稳,无一滞销。仅此一项,菜农人均增收500多元。
围绕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全南县建设了水稻、蔬菜、瓜果等良种示范田和1200亩蔬菜新品种示范基地、2.8万亩优质脐橙基地,使全县农业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该县建立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增强科教兴农服务功能,鼓励科教单位和个人以股份制、合作制、技术承包等形式参与农业开发和经营。全县300多个民间科教协会、学会、研究会和3000户科技带头户积极发挥作用,担负起科技传播的重任。另外,该县加大培训力度,在农民中推行绿色证书制度,以造就一批“永久牌”农民科技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