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增加农民收入 > 增收经验

麦草“变金条” 甘肃古浪人尝到了甜头

日期: 2004-12-06 08:37 作者: 白育庆 段明海 来源:新华网甘肃频道 【字体: 打印本页

  日前,甘肃古浪县土门镇西滩村胡永金将自家10多亩地里收下的麦草,卖给了草贩子,增收1000多元。“麦草也能卖钱,这在过去是很少有的事!”记者采访时,这位当地有名的种田能手如是说。冒着初冬的寒风,农民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把堆积如山的麦草垛打成一个个草捆,装车外运,换回现钞。

  县上的干部说,今年全县粮食大丰收,带来了麦草大丰收,总产量达10万多吨。农民仅卖草一项增加收入2000多万元,亩均增收七八十元。

  近年来,古浪县麦子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每年有大量的麦草,除了夏天烧火做饭,麦草几乎无用。从上个世纪末,便有宁夏等地的一些造纸厂前来当地收购麦草。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麦草的含金量不断提高,市场价格一路走高。农民们卖草方式从最初的看垛估价,变成了打捆过秤,草价也从几年前的每吨80元一路飙升,涨到了现在的200元。

  而运到宁夏中卫等造纸厂,每吨则可卖到360元到420元。

  麦草里蕴含的商机,吸引了当地农民纷纷加入到贩草行业中来。从每年9月至次年3月,一支百余人的贩草大军活跃在古浪各地,每天调配百余台打草机,装车60余辆,外运麦草600多吨,实现利润10多万元。去年,海子滩镇李家窝铺村还成立了麦草协会,组织了48位农民,联合购置了40多台打草机、近20辆货运汽车,走上了大规模经营的路子。由于诚信经营,供货及时,与几家造纸厂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生意越来越红火。沈世义是协会里最早靠贩草富裕起来的人,每年能赚到几万元。在协会的组织下,村上有260人加入到打草行业中来。他们就地打工,一年下来,每人也能挣到三四千元。

  麦草让古浪人尝到了甜头。随着太阳灶、节煤炉的广泛推广应用,农民很少有人烧麦草做饭。麦草外销,变废为钞;到处堆放的麦草堆清除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更美了。